脑血栓是脑血管病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是脑血管壁本身的病变造成的,大多由脑血管动脉硬化的原因造成,低血压和血黏度高也可诱发此病。
●病因病机
脑血栓的形成比较缓慢,一般从发病开始到高峰需要数小时或数天,多在晚上休息的时候发病,很多病人往往是在早晨出现偏瘫或失语的症状,白天发病的病人多有头晕,四肢麻木等症状。脑血栓多形成在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分支中.
脑血栓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与年龄、体质、情绪、气候等因素都有关系,多由痰、风、火、虚、瘀等原因导致。
●诊断依据
1、症状:颈内动脉血栓主要为病变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严重者有颅压升高导致的头痛、昏迷等症状。大脑前动脉血栓病变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上肢轻、下肢重,可有排尿异常出现。
小脑后下动脉血栓的患者突然感觉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侧感觉减退。大脑后动脉血栓的患者阅读、视觉功能和空间辨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大脑不能支配肢体的现象。
2、辅助检查:颅脑CT在24~48小时可发现低密度灶化现象,外周血流变化异常。颅脑核磁共振可显示二级以上脑动脉。少数患者颅压升高,脑脊髓液蛋白含量升高。
●常用疗法
脑血栓患者可以采用艾灸疗法辅助治疗,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语言障碍加哑门穴、通里穴;口眼歪斜加地仓穴、下关穴、合谷穴;下肢瘫痪加环跳穴、阳陵泉穴;上肢瘫痪加曲池穴、手三里穴、外关穴。用艾条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连续进行1个月。治疗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体质强弱和病情,艾灸时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不要出现水泡。
也可以采用耳压疗法,选取皮质下、神门、三焦、心、肾、脑等对应部位,每次取3~5个部位,两个耳郭轮流进行,隔日1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中医小窍门
要注意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消除各种诱发因素。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