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认为,诸内必形于外。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状况,都可以在人体的每一个局部(如舌、耳、鼻、眼、皮肤、毛发、手、脚、骨骼等)看到它们的信息。
所以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就是将各种信息全面、系统、准确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指导医生判断病情,治疗疾病。
一个偶然的机缘,从一本中医古籍上看到一个介绍传统手诊的方法,那就是第二掌骨手诊法,非常简单易,甚至一个没有医学基础的人,都可以按照所说的方法去诊断自己的疾病,现将藏在第二掌骨间的秘密做简单介绍。
大家看看这个第二掌骨图,掌骨一个头穴,一个脚穴,中间是脾胃穴,大家记下来。
胃穴和头分为二分之一处是心肺穴,心肺穴和头穴中间是肩颈穴,心肺和脾胃再分是肝胆穴,脾胃和脚的中间是是肾脏穴,脾胃与肾脏再分二分之一为腰腹穴,肾和脚穴二分之一处分为下肢穴,心肺穴和脾胃穴再分就是肝胆穴。
当你沿着第二掌骨头的部位轻轻往下推至靠近腕部的时候,就能非常清晰地摸到一根比较硬的骨头。
如果这根骨头上没有赘肉,也没有疙疙瘩瘩的凸起与凹陷,就说明这个人非常健康,而且不缺钙,骨质很硬朗,属于身体素质不错类型。
如果这种人出现了身体不适,大多是由于外在因素对身体的干扰造成的。
比如说,是不是抽烟、喝酒,生活没有规律?是不是最近比较忙,严重缺少睡眠?是不是心情不好,事业、家庭不顺?
这个时候只要提醒他排除外部事情的干扰、多到室外运动,再教给他一些饮食、按摩和保健的方法,他的身体就会很快恢复。
如果骨质摸上去较软,肉和骨头含含糊糊地连在一起,骨头上到处疙疙瘩瘩的,就说明这个人从小就生病,需要去调理他的脾胃,告诉他不仅要安排好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还要将食物尽量做的软、细、烂,以便于消化吸收,并嘱咐他每天晚上临睡前要用热水泡脚,以增加血液循环,并通过饮食及时地补足血液。
这种人千万别让他多锻炼身体,散散步就可以了。
另外,在睡觉前做一些利于睡眠的简单按摩,如耳部的按摩、梳头、拍肩、搓膀子,这对身体虚弱的人很实用。时间一长,血补足了,睡眠好了,他许多的毛病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消失。
你并没有单独去治他哪个病,可是整体提高了他的身体素质,增强了他的抵抗力,一样可以健康生活每一天。
另外的大部分人就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他们的骨头摸上去还算清晰,但仍会摸到一处或几处的凸起,这时你就根据第二掌骨图中所标明的位置去找相对应的脏器。在这些凸起的地方你一用力按压,病人马上会感到非常疼痛。
还有的病情比较轻、患病时间短的,在骨头上的凸起不明显,你就一点点地一边按压一边往下走。如果某处有明显的麻、胀、酸、痛的感觉,都代表此部位对应的脏器有病。
另外,两个手的第二掌骨都要摸,当左手第二掌骨穴位的压痛反应比右手的同名穴位强时,表明左侧病重或病在左侧;当右手第二掌骨穴位的压痛反应比左手的同名穴位强时,表明右侧的病重或病在右侧。
另外,南方人的骨质一般比较软,而在北方,骨质硬的人比较多,这与当地水质及日照时间有关系。骨质较硬的人,性格一般刚毅、倔强;而骨质较软的人,性格一般比较随和、内向。
掌握第二掌骨手诊法之后,再去学其他的如手诊、耳诊、面诊等,综合判断起来就更准确。第二掌骨不但能用来诊病,还能用来治病。只要你摸到自己的第二掌骨处有压痛或有凸起,就说明你身体相应的部位可能有病,有空的时候你就经常按按、揉揉。
如果是偏头痛,用个牙签,不要太尖,点着头穴就不痛了,左边头痛要点右手,右边头痛要点左手,穴位叫头穴。
左边的膝盖痛要点左手的膝盖穴,如果后脑勺痛三叉神经痛赶快点头穴,用牙签,几分钟就好了。
掌骨穴是个小宇宙,人体也是个宇宙,我们的地球也是一个大宇宙。
牙痛点头穴,就不痛了,左边的牙痛,点右手的头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没有痛过的人没有这个感觉。
心脏病发作点心肺穴就好了,好的很快,要左手点左边。颈椎病痛的要命怎么办,赶快用牙签点肩颈穴。左边的颈椎肩周炎怎么办?左边的肩周炎左边的肩颈穴几分钟就好了,就是这样有效,这样神奇,这也是医生搞不明白的地方。
左边的牙痛点右手,这是倒边点,如果左边有病点点左边这是顺点。咽喉痛点心肺穴就可以了,心脏病点心肺穴,如果心脏病现在病危,还有心肌梗塞而没有任何药物,这时候点心肺穴就好了。
肾衰竭你点肾脏穴位,肾坏死、肾结石都可以点肾脏穴,就这么简单。肝脏病点肝胆穴就好了,脚痛的人点足穴就好了。眼痛的人要交叉点,左眼痛点右手的头穴下面。
凡是颈椎病、咽喉病、鼻炎、眼睛病、头痛病、耳朵有问题、大脑有问题都是交叉点穴,这个很重要。高血压的从头做到足,低血压的从足做到头就好了,但只能应急,不能总做,太多则泻火。
掌骨法就在我们的手上,你不用知道足三里等穴位,胃病、头痛、腿痛、前列腺痛等一点就有效。要想学会掌骨法,首先要学会掌骨有哪些穴位,其实说实话,真正要传十分钟就够了。
培训课程
疗法介绍:
刘吉领教授通过总结汇集前人经验,借鉴当代各家特长,自己临床实践积累,形成一整套独特的一穴一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方法,经过大量临床验证,效果突出。
刘吉领新一针疗法效果:
针入痛消,马上见效。
治疗范围:
适用于各种头痛;各种类型颈椎病,颈肩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手足麻木;各种类型腰椎病,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各种原因导致的膝关节,踝关节病变;风湿、类风湿导致的疼痛;急、慢性关节扭伤等各种疼痛性疾病。立杆见影,快速止痛治痛。
刘吉领新一针疗法特点:
一穴治痛,一针祛病;针入痛止,立竿见影;
易学好懂,简便易行;妙在手法,基本不痛。
刘吉领新一针疗法推广优势:
1、安全:不扎患处扎远端,不脱衣服不尴尬;不长时间留针,避免惹麻烦。
2、易学:不醒针,不捻针,不刺激,不弹拨,不需要针感。扎针后活动患处就能
止痛。特别适合零基础学员。
3、速效:把针“放”上就止痛,不是“扎”进去是“放”上去的。
4、多选:一穴治多病,一病可选多个单穴,都能达很好的临床效果。
5、无痛:只要手法得当,扎针基本不痛。
6、简单:针小、针少、扎的浅,用的都是最细的0.25×1寸的针灸针。
一穴一针治疗疾病,并非今人的独创,早在中医古典医著中有着大量的记载和阐述,如著名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可视为一针疗法,或者说单穴治病的典范。又如:头腮面颊红针通里,眼目似云蒙针太冲,咽喉痛针内庭,痔疮大便难针承山,头痛眩晕针百会,头风头痛针风池,头风眼疾针上星,心热口臭针大陵,脾心痛急针公孙,脚气针复溜,疝气针大敦,肩背诸疾针中渚,腰膝强痛针交信,胁肋腿痛针后溪等等。
刘吉领教授把一针疗法变得更简单、更安全,不提插捻转,不需要针感,就能马上止痛。
刘吉领教授的《新一针疗法》,因为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基本无痛,深受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二、主讲专家:
刘吉领,执业中医师,高级针灸师,刘吉领类风湿病研究所所长,医院院长,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客座教授;中医风湿骨病专家。幼承庭训,酷爱岐黄。专业研究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雷诺氏病。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风湿疼痛颇有建树。为解除更多风湿病患者的痛苦,他破除中医秘方不传外人的陈规,办学招生,二十年间,已培养风湿骨病专科人才一万多名。刘吉领教授独辟新径,提出“痹毒论”,从“毒、虚、瘀”入手,大胆创新,突出“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整体思路,以中药汤剂辩证为主,不避讳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陈规,选虫类药,毒性药,用药奇,祛顽疾,通过对几千例类风湿病治愈患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主编《刘吉领类风湿病学》,年已由中国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刘吉领教授研发的纯中医中药治疗颈、肩、腰、腿痛技术,已经获得四项专利授权。
刘吉领教授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干燥综合症,皮肌炎,雷诺氏病等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疗效很好,患者口碑相传,在冀鲁豫享有盛誉。对颈椎病,腰椎病及骨关节病的治疗也得心应手。
刘吉领教授总结推广的《新一针疗法》,简单、安全、速效,特别适合基层医生和康复理疗从业人员。从年开始推广教学至今,受到基层医生的热烈追捧,场场爆满。
关于举办“刘吉领新一针疗法-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临床应用研修班”的通知,由刘吉领教授亲自授课,并现场示范及手把手教授。12月09日——12月11日(09日全天报到)北京举办,报名于朝雄(同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