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A2型题
86、一例无主女尸,剖检发现死者两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各为g,质地硬,皮质变薄,表面呈颗粒状,肾切片观察,均有细动脉透明变性,肾小球纤维化等改变。此患者生前可能患的疾病是
A.肾盂肾炎
B.高血压病
C.肾小球肾炎
D.药物中毒
E.以上都不是
87、有一病人年青时患过风湿性关节炎,后又患肾炎数年,而且反复发作加重病情,近来出现头晕、头痛、多尿以及夜尿等症状,查体呈慢性病容,皮肤尿素霜,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尿蛋白(++),NPN增高。本患者的心包摩擦音产生原因可能是
A.风湿性心外膜炎
B.尿毒症性心外膜炎
C.结核性心外膜炎
D.感染性心外膜炎
E.毛霉菌性心外膜炎
88、有一城市病人的心脏标本,肉眼观察,心脏明显增大呈球形,心脏扩张,乳头肌,肉柱扁平,细看心室壁可见灰色小的瘢痕,有附壁血栓。请分析此心脏病标本病变最可能是
A.扩张型心肌病
B.限制型心肌病
C.慢性克山病
D.风湿性心脏病
E.高血压心脏病
89、有一心脏标本,肉眼观察,见二尖瓣增厚变硬,瓣膜联合处粘连,主动脉瓣处有一瓣膜穿孔,另一瓣膜上有息肉状较大赘生物,灰褐色,左室乳头肌表面附有小的赘生物。此标本疾病是
A.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B.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合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C.主动脉梅毒累及瓣膜合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先心病伴有瓣膜损伤合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E.以上都不是
90、有一农村年青妇女,婚后出现心悸二年,1个月前牙痛拔牙后,开始发热,全身乏力,检查,皮肤有出血点,脾大,心尖区可闻及双期杂音。本患者最大可能的疾病是
A.风湿病活动期
B.感冒肺部轻微感染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风湿性心瓣膜病
E.流行性出血热
86、B
高血压分为良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两类,良性高血压病理变化分为三期:
A.机能紊乱期: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
B.动脉病变期:
a.细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细动脉玻璃样变,最易累及肾入球小动脉和视网膜动脉;
b.肌型小动脉硬化:最易累及肾小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及脑动脉;
c.大动脉硬化:最常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C.内脏改变期
a.心:左室代偿性肥大.早期向心性肥大,晚期离心性肥大,严重时发生心衰;
b.肾:颗粒性固缩神,双侧对称.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及肌型小动脉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增生;
c.脑:包括高血压脑病,脑软化,脑出血等。
恶性高血压病理变化以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为显著特征,另外,肾脏的肾脏细小动脉管壁纤维素性坏死;入球小动脉纤维素性坏死,管腔内血栓形成;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发生节段性坏死。
87、B
尿毒症性心包炎多为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其发生率为50%,但仅6%~17%有明显症状。心包炎的发生与肾毒素潴留、血小板功能减退、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88、A
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是很清楚,病因可以是特发性、家族/遗传性、病毒和/或免疫性,或者是已知心血管疾病的心肌功能损害。大多数和持续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心肌纤维增粗、变性、坏死及纤维化,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故会有疤痕。
89、B
主动脉瓣处有一瓣膜穿孔,另一瓣膜上有息肉状较大赘生物,左室乳头肌表面附有小的赘生物,均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表现。二尖瓣增厚变硬,瓣膜联合处粘连提示风湿性瓣膜病。
90、C
年青女性,有心悸病史2年(提示存在基础心脏疾病),1月前有器械操作史(致病微生物有机会进入血液循环),后即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查体有皮肤粘膜损害(血管损害现象),脾大(免疫现象),心脏有新出现的心尖部双期杂音。
结合在器械操作史后随即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体征:有基础疾病;发热;血管损害现象;免疫现象。在诊断IE的6项次要标准中,患者出现了4项。另外2项是微生物学证据和超声心动图。IE诊断的主要标准有2项:血培养阳性;心内膜感染证据。
白殿风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