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心脏康复之现状与发展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21-11-18 11:51:54   点击数:
 北京好看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077.html

陈思远助理教授,主任医师,台湾复健医学会学术及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湾运动医学学会理事,台湾老年学暨老年医学会理事,国立台医院复健部一般复健科主任。

心脏康复经过近60年的发展,经历了否定、质疑、无视至逐渐被接受。到目前的心血管界,心脏康复已被认可,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术年会上,康复汇有幸就台湾心脏康复的现状与发展问题采访到了陈思远教授。

台湾心脏康复的模式、治疗策略

陈教授谈到,心脏病患者的康复需要整合性的介入治疗,以确保他们恢复到最佳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状态,而慢性或亚急性的心脏病患者则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锻炼,维持或恢复适当的功能,并经由健康行为的改善,延缓或反转疾病的进行。

台湾的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相当于大陆地区的医保),是提供心脏康复给符合适应症的各类心脏病患者。以冠状动脉心脏疾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为例,其内容包括冠心病危险因子的控制,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缺乏运动、肥胖及生活压力等。这些危险因子,大部份可通过调整生活型态和药物治疗作适当的控制。控制危险因子、可以降低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利用实际案例说明:

一位刚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心脏康复过程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住院期)、第二期(出院后门诊训练期)、第三期(维持期)。第一期心脏康复医院内情况稳定后开始,包括手脚的关节运动、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并逐渐增加身体运动量。第二期心脏康复是利用运动心肺功能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危险性及运动耐力,作为运动处方的依据,并透过3~6个月的运动训练后,改善患者的体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第三期心脏康复则是长期进行规律性的运动、调整患者生活型态以控制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危险因子。

台湾心脏康复研究的新趋向

心脏康复的研究非常全面与多元化,从基础研究、临床人体试验、以及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等,台湾有许多学者专家投入相关研究。近年来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应用体感设备等物联网的概念,应用于居家运动训练的执行与监控,相当引人注目。这些研究的目标都是想帮助患者在短期内增进体能、改善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危险因子、早日恢复工作、减少焦虑及提高生活品质。

台湾心脏康复的发展

台湾的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于成立之初,即已提供心脏康复运动训练给符合适应症的各类心脏病人。在此之前,医院也有提供心脏病患之康复运动训练,但多数在科研之研究计划经费下支持。经过多年来的逐步拓展,目前台湾所有的医学中心(相当医院)都有提供心脏康复,医院层级也能提供心脏康复。但是目前医疗保险对于心理治疗给付较低,因此接受心理治疗的心脏病患者比率较低。另外,由于目前医疗保险给付限制于第一期及第二期心脏康复,不利于第三期(维持期)心脏康复的推展,这是目前需努力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