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是田径运动中距离长、消耗大、负担重的一个项目,对人的健康素质要求很高。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平时一定要有锻炼的基础,业余爱好者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合理分配体力,注意适度原则。在比赛过程中如感觉已到极限,切忌盲目坚持,应停下来休息。
马拉松赛事的准备周期至少为半年,对初学者来说应该更长。可以3公里、5公里、0公里这样逐渐增加运动量,在跑步时还要注意运动量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协调。
那么什么人不适合跑马拉松呢?
据运动健康专家的观点,
这六类人不适合马拉松
心脏有疾病者:
从心脏疾病来说,患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人不适合长跑。此外,近期内犯过心脏病的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的人,或是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痛,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的人,都不适合长跑。最糟糕的是,有的心脏疾病平时没什么症状,连病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心脏有隐疾,这类人跑长跑最危险。所以许多医生建议,人的一生医院检查一下心脏。
有感冒、发热等症状的人:
每次感冒,对人的免疫系统、心脏都是有影响的,病毒性感冒会诱发心衰和心肌炎,特别是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会有突然死亡的可能。所以感冒如果长达两周没有好,还伴有咳嗽、胸闷、心慌、憋气,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避免诱发心脏病。感冒后的-2周也最好不要参加马拉松比赛,一定要参加的话,最好先去心内科做个检查。
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律不齐症状的人:
跑步后,肾上腺素上升,血压和心率上升,容易导致血压飙升和心律失常,诱发危险。糖尿病人可以跑长跑,但要慎重。如果激烈运动后糖元储备不足,就容易导致低血糖引起危险。另外,糖尿病也会引起小血管微血管的病变,在跑步中带来血管方面的风险。
过于肥胖者:
肥胖者往往有代谢障碍,当长跑运动消耗过大时,就容易引起危险。而且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肥胖人群跑步每次落地的时候,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是平时走路时的7至0倍,例如一个体重00千克的人,每迈出一步膝关节受压是千克,因此肥胖者长时间跑步,会对半月板造成损伤。肥胖者的心血管堵塞概率也比普通人更高,危险系数也更大,像强度不大的游泳、自行车等运动项目,对他们来说更适合一些。
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人:
平时没有运动基础的人,缺乏训练或身体状况不佳时长跑,容易头晕且身体负担不了这么大的运动量。建议参加马拉松赛或长跑的人,一定要有长期锻炼的基础,赛前最好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充分掌握自己身体的各项指标,身体合格者再参加比赛。
幼童或老人及身体不适者:
负担量过重、消耗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的运动,对幼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还会破坏他们的生长发育规律。年纪过大的老人尤其要慎重,因为内脏器官和组织老化,生理功能弱,有时会发生肌肉痉挛,一定要根据个体情况安排运动量,也不适合大强度的马拉松或长跑。
跑马拉松注意事项
、不能盲目参赛
一定要认真参加报名体检,及时发现心血管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听从医嘱。长跑和马拉松都不是赶时髦,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虚荣心、赶潮流参赛。
而极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没有长时间循序渐进的训练,以从5k、0k、半马到全马的过渡,在没有太多基础的情况下参赛,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2、拒绝短期训练
参加任何跑步比赛都要有长期稳定的训练,以及循序渐进的跑量。不能认为身体素质好、平时经常参加运动就可以直接参赛。短时间的跑步训练不但无法改善心脏功能,反而会加重心脏负担。
赛前若身体不适,比如感冒发烧要以安全为上放弃比赛。赛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切忌熬夜,合理饮食。
3、赛中学会自我保护
合理分配全程体力,切忌因兴奋在出发和冲刺时过猛。根据日本方面的数据显示,最容易发生心脏骤停的是跑速是每小时9至2公里,也就是全马完赛时间在3.5到4.5小时的“业余高手”。而52%的悲剧发生在最后0公里冲刺阶段。
比赛时多注意脉搏或心率,若异常变快或者迅速下降,一定要放慢速度。若出现胸闷、心悸、头脑发晕、出冷汗、虚汗时,这是心脏不适,应停止跑步。
在马拉松猝死个案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心脏病发死亡,但中暑、喝水过多导致血钠过少也可能是致死原因,所以一定要适量补水。
4、赛后不要马上停步
比赛结束后应小步慢跑逐步停止,不要突然停止,然后进行全身放松活动,消除疲劳。赛后,有选手瘫软在地,这种情况还是颇具风险的。运动医学专家建议,最好自主或者在志愿者搀扶下继续走动0分钟,让身心得到适度缓解,以免突然松懈或者停止导致身心健康受损。
(内容综合自网络,由区科协提供)
“吃货、驴友、摄友、健身达人等
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组织,一起来吧!
“定海山”粉丝群
dinghaixinwen
涨工资了!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小编工资涨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