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它是指怀孕早期(怀孕2-8周)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胎儿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发育异常导致出生后就存在的心脏血管畸形,是儿童最常见的出生结构缺陷性疾病。很多家长在门诊中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得了心脏病?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孩子的心脏发生毛病?其实先天性心脏病病因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理仍不明确,就是在医疗水平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其先心病的发病率也是那么高的,也就是说他们在一级预防水平也是无能为力的。
遗传和环境综合因素造成先心病一级预防是发现和研究先心病的病因,使得夫妇二人排除原有的遗传性疾病,选择合适的年龄怀孕,在怀孕前、后避免接触致畸危险因素,减少先心病的发生。
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先心病的病因主要是遗传和环境综合因素的相互影响造成胚胎心脏发育异常。
遗传因素:一染色体数目的异常,如21-三体综合症的患儿有50%合并完全性房室隔缺损,而完全性房室隔缺损的患儿有75%是21-三体综合症唐氏儿,其他如18-三体综合症、13-三体综合症等也多伴有先心病。染色体的结构异常也是导致先心病的原因之一,如很多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与22q11微缺失有关。约3%的先心病是单基因遗传性疾病,而90%的先心病是多基因遗传,因此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控制心脏发育的相关基因,对于探讨先心病的发病机制及探索人类遗传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案及手段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因素:二1.早孕期孕妇的病毒感染与先心病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先心病与孕妇早期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微小病毒(B19)感染密切相关。2.孕期用药: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果运用某些药物,可使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明显增高。如在早孕期使用降糖药、甲亢药、抗惊厥药、避孕药、含有丁二抗敏安的止吐剂、抗癌药、锂剂、阿司匹林、四环素、维A酸、叶酸拮抗药物等都可能增加先心病的危险,国外还有研究毒品也可使胎儿心脏致畸,如孕早期使用可卡因、大麻、去氧麻黄碱可导致心脏复杂畸形。3.物理化学因素:父母在孕前,或孕妇在孕早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农药、染料、油漆、涂料、有机溶剂等均增加先心病发病的危险。还有研究指出饮用水消毒剂三氧化氯是增强心脏缺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所以,公共饮用水的消毒剂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高温可以导致子代患先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如孕早期发烧可增加子代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孕早期遭受射线的辐射也可能增加子代先心病患病的危险,但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显示电磁场暴露对妊娠结局没有明显不利影响。
4.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孕妇在孕早期大量吸烟和饮酒会增加胎儿先心病的危险。高原地区的先心病的发病率高于平原地区,尤其是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也是重要的致畸因素。国外的一些研究显示,生活在危险的垃圾场周围和一些空气中含有有毒化学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um颗粒和臭氧的区域,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5.其他因素:高年孕妇、早孕期精神刺激也是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孕妇和肥胖孕妇胎儿发生先心病的危险也有增加。孕早期筛查可发现心脏畸形二级预防是通过围妊娠期的药物干预及在胎儿期进行先心病的筛查,如孕早期口服叶酸,可降低先心病的发生风险。在怀孕早期(11-13周)通过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三尖瓣的血流、心脏的结构就能筛查出一些严重的心脏畸形。在怀孕中期(18-23周)通过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大多数能明确心脏结构是否正常,对于可治性较强的先心病,指导父母胎儿出生后如何诊治。对查出严重的、无法彻底矫治的先心病胎儿,应给予必要的优生学指导,及时终止妊娠。在国外已经开展胎儿先心病的介入治疗,主要针对胎儿肺动脉闭锁、主动脉闭锁,通过胎儿心导管打开闭锁的瓣膜,促进左右心室的发育。这是我国目前应加强防治的重点,需要建立胎儿心脏中心,加强对基层产科设备的投入,相关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防治网络的建立。
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症状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疾病的一种,症状复杂多样,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一定要引起重视。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要引起重视,越早越好,避免错过疾病治疗的最佳时间。要了解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症状,帮助患者更早发现身体异常,能早日确诊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对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为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视,早日做好防治措施。那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症状呢?常见的有:
1、青紫: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突发的一种现象就是青紫,孩子在出生后,青紫也会继续存在,一般都会在出生后的三至四个月逐步显着,最常出现的部位是在口唇、指(趾)甲床、鼻尖。
2、心脏杂音:先天性心脏病的大部分患者都会听到杂音,通常情况下是比较嘹亮、粗糙的,病情严重者还会伴随有胸前区震颤。心脏杂音多在就诊时被医师发现。但需要注意的是,心脏有杂音并不能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部分正常少年,是会有生理性杂音的。
3、体力差:新生儿多数情况下心功能是比较差的,也常常会由于供血缺乏以及缺氧,容易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重症患儿在婴儿期即有喂食艰难,吸吮数口就停歇,气促,易吐逆和很多出汗,年长儿不肯活动,喜蹲踞,活动后易疲乏,阵发性呼吸艰难,先天性心脏病缺氧严重的患者,常常会在哺乳或者是大便的情况下,出现偶尔晕厥,甚至会有可能出现心衰。
4、易患呼吸道感染:有一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会由于肺血增多,而出现呼吸道感染是,而反复呼吸道感染又进一步致使心功能衰竭,二者经常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很容易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猝死的原因。
先天性心脏病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母体的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心脏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治疗一定要趁早。
先天性心脏病的几大危险因素我国每年出生的婴儿约有7‰至11‰为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幸和深重的负担。那么,哪些因素是会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呢? 母体因素: 1、母亲怀孕早期患各类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感染,如风疹、水痘、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2、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尤其是在妊娠早期的胰岛素依赖型病人。 3、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性狼疮,风湿性关节炎。 4、孕期接受某些药物或毒物影响:常见有苯丙胺、化学物质锂、三甲双酣、大伦丁、酒精、吸烟。 5、高龄孕妇及不正常妊娠史:孕妇年龄大于35岁,其胎儿染色体畸变的机率增高。 6、近亲婚配: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胎儿因素: 1、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可疑异常。 2、常规检查中发现以下器官的畸形,提示与先天性心脏病有较大关联: ①、脑积水; ②、食道闭锁、十二指肠闭锁、空肠闭锁; ③、脐膨出、胃肠膨出; ④、肾脏发育不全; ⑤、膈疝。 3、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的胎儿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以第21对染色体三体即先天性愚型最高为50%,其他有18对染色体三体畸形、Tuner‘s综合征等。 4、胎儿心律失常:胎儿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以上三种情形均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适应症。 5、胎儿水肿:非溶血等免疫问题引起的胎儿水肿可能因心脏畸形或心功能不全引起。 家族因素: 本病有遗传因素存在。遗传学的研究认为,多数的先心病是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