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饮食上要多加注意不良习惯,避免因吃法不当所引发出冠心病疾病。下面就来给大家说说冠心病的饮食要如何,一定要切记切记。
引发冠心病的饮食原因
一、经常吃甜食
经常吃甜食容易诱发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又容易引起动脉硬化,诱发冠心病。
二、过度饱食
过度饱食经常作为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发作的诱因。吃得太饱,隔肌上抬,对心脏的压力增大,加重心脏负担,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三、摄入动物脂肪较多
摄入动物脂肪较多直接导致血脂升高,而血脂进一步沉积于动脉管壁,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如果这种粥样硬化发生于冠状动脉,则会造成冠状动脉狭窄而引发冠心病。
四、摄入盐过多
口味重的人,喜欢摄入过多的盐,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能引起水潴留,增多血容量,升高血压,而高血压无疑又加重了动脉硬化,容易引起冠心病。
如何去吃?
1、低脂肪
高血脂患者、冠心病患者都需要谨慎对待体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问题。据了解,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与人摄取的脂肪总量和脂肪类型密切相关。
一方面,冠心病、高血脂人群需要减少饮食中脂肪含量的摄取,尽量控制在每日摄取的总热量的30%以下;另一方面,由于动物脂肪容易导致体内的额血清胆固醇升高,如:肥肉、动物内脏、黄油、人造奶油等,植物脂肪主要的功效在于抑制血栓形成,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的作用,如:芝麻、大豆、花生等。
所以,人们可以多食用植物脂肪类食物,减少动物脂肪类食物的食用。总而言之,就是多吃蔬菜少吃肉。
2、高纤维素
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属于多糖,人体难以完全消化吸收,多吃膳食纤维可以增加体内胆固醇的排出,降低机体内的血清胆固醇的浓度。
3、低糖
低糖食物的摄入主要是指阻止过多的摄入淀粉。过多的糖类可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的升高。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多注意食用粗粮、杂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来代替大米等高淀粉含量的东西。糖类的摄入量过多也可能会导致人群患高血糖。
4、低蛋白质
冠心病人群对蛋白质的摄入需要更加的谨慎,应选择含必须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这样既可以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又能避免因蛋白质摄入过多而增加肝脏的负担。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10%~15%左右。例如:牛奶、鱼、鸡蛋。
5、低盐
据国内膳食营养宝塔的指导,我国居民每人每日的食盐摄取量应控制在5g一下,但是,由于我国高温的烹饪方式容易使菜中咸味减少,需要添加更多的食盐,从而导致盐的摄入量过多。这需要人们有意识的进行更正。
对于患有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病人,应把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在每人每日3g一下,以防止血压升高对心脏的冲击。
6、高维生素
强调维生素的摄入主要是指增加水溶性维生素B、C、P的摄入,这类维生素有利于保护血管,降低血管壁的脆性,增加血管的韧性和弹性,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血管状态。冠心病人群适宜多吃一些苹果、梨、桃、山楂以及菠菜等富含水溶性维生素的蔬菜。
虽说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表现,还是主要因为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发了冠心病的发作,如果出现冠心病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