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北京寒风凛冽;而心脏中心成人一病区,却温暖如春:23名护士,23颗温暖的心,元的善款,送到了云南大理州贫困先心病患儿李培意的手中。孩子和父亲眼中含着泪花,一直在推脱,在感谢,而此刻我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心愿:愿她健康成长,一生平安。
我要去哪里弄钱?给你治病……
年,3岁的小培意,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大叫肚子痛,家人急急地把她送医院。一张诊断书顷刻间让这个家庭冰冻——膀胱结石和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病?结石?母亲因风湿性关节炎,早已丧失了劳动能力,父亲种的4亩农田,连温饱都难以维持,要去哪里弄钱治病呢?大理的雨,烦闷地下着,屋里的水盆滴滴答答接着屋顶漏下来的雨,房子坏了还都没钱修。母亲在哭泣,父亲蹲在墙角,一声不吭,长满老茧的手,不断地搔头,摇头。
我的“伞”,没堵住我的“洞”……
就这样,因为没钱,小培意的病一拖就是四年,肚子疼,膀胱涨是常有的事,有时5~6小时才断断续续解出来小便,有时憋不住直接尿到床上;感冒、发烧也是常有的事,请假、落课更是家常便饭。然而小培意,似乎比别的孩子更懂事,在家自学,从不贪玩。年,义诊的春风敲开了女孩的家门。医院,小培意接受了房缺伞堵术。孩子的脸上有了笑容,她想念宽敞明亮的教室,想念久违的小伙伴们。然而笑容也没持续多久,术后的她,一直在感冒,身体素质极差,又一次辍学在家。3年的时间里,小培意依然饱受病痛的折磨。年,父亲终于攒够了路费,决心带着孩子再去看一次,医院的诊断书这样写着:伞堵术后残余瘘,也就是意味着伞堵失败。此刻,小培意表情黯然,呆呆的坐在病房的长椅上,看不到尽头。
一个鸡爪一份青菜-----“爸爸你先吃”
在先心病救助的”大理模式”中,医院和爱佑慈善基金为贫困患病家庭带来了生的希望,小培意就是众多受惠者中的一员。初见小培意,十来岁瘦骨伶仃的小女孩,长得眉清目秀,大大的眼睛,闪动着聪慧的光茫。坐在床上怯怯地看着我们。我们热情地帮助孩子洗漱、换衣服、修剪指甲,聊聊家常,小培意也没那么拘束了。绿色通道的检查和手术,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手术顺利地完成了。术后需要加强营养,这可愁坏了父亲。丰富的蛋白质——那就是鸡爪了,青菜也要吃——那就是白水煮菜了。父亲手里攥着借来的钱,恨不得一张顶两张用,粗糙得像老树皮的手,裂开一道道口子,心里却是一道道的疼,他对不起孩子。小培意看着碗里的鸡爪和青菜,摇着爸爸的胳膊,撒娇的说:“爸爸,我不饿,你先吃。”这一幕,看在护士小袁的眼里,女孩的遭遇,让科室所有的护士们,瞬间泪崩,大家自发的捐款:刚入科的小护士赚得不多,月光族的小护士捐得踊跃,爱心汇成一股股甘泉,滋润着父女俩的心田。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活在别人的善意里。不忘初心,不计回报,小培意,你要坚强勇敢地向前走。
想了解医院(医院)的最新消息,了解清华的健康科普,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