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6%,城市为42.51%。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超过肿瘤,心血管病仍是我国人群首位死因据了解,年起,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每年组织权威专家编撰出版一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动态反映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趋势。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吴良有表示,报告涉及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特别强调资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体现国家心血管病报告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十年来,年报已成为我国心血管领域防、治、研方面的权威资讯。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其中,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60%,在城市为42.51%。全国每5个死亡人中,就有2个是死于心脑血管病,而脑血管病则成为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
管住嘴,迈开腿公众健康教育仍待加强报告显示,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和大气污染,仍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因素。在前三位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中,公众对血脂异常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年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纳入-年14项研究,估算18岁以上人群中总胆固醇(TC)升高的患病率为7.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患病率为7.6%,甘油三酯(TG)升高的患病率为13.7%,HDL-C降低的患病率为11.0%。
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也明显增加,-年全国5次学生体质与健康抽样调查,年超重、肥胖率(9.6%和5.0%)分别是年(1.1%和0.1%)8.7倍和38.1倍。与之相应的是体力活动的不足,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表明,成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率仅为11.9%,青壮年人群(25~44岁)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组。体力活动量与体重指数、腰围和体脂含量呈显著的负关联。体力活动不足者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体力活动不足者IHD、缺血性卒中和糖尿病的死亡风险均增加。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关键还是要“管住嘴、迈开腿”,改善饮食结构,多吃水果蔬菜,减少脂肪摄入量,尽量低盐限油,少吃高热、高蛋白类食物,避免酗酒和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近年来,区医院心血医院EICU曾玉杰主任带领的团队建立了学科共建,主要针对心内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展工作。在曾主任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下、在科室主任的带领及全科医护人员的努力下,科室医疗管理制度在逐步完善,医疗水平正稳步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在渐进开展,住院及门诊患者正逐年增多,尤其是心导管手术量逐步增加,患者满意度同时也明显提高。下面就请医院心内科的专家团队吧!
专家一览表
曾玉杰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副主任、心脏重症治疗中心主任,擅长冠心病治疗,心脏起搏器和心脏植入式除颤装置及心脏同步起搏加除颤装置植入治疗,心率失常消融治疗。华琦主任医师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心脏中心副主任。擅长高血压等心内科疾病的诊治。
邹爱春主任医师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对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尤其擅长诊治冠心病、心肌梗死、难治性高血压、心律失常(各种早搏、房颤、室上速、室速等)、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急慢性心衰、肺栓塞等疾病。刘小华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一直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擅长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置换术后及非瓣膜性房颤的抗凝治疗。李成文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职工医学院,参加了中国第二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研究和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现任中国心电信息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脏监护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常务委员),擅长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诊治。相约在已知的健康产业未来据统计,今年心内科月平均门诊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左右,这一幅度的增长与新引进的特色诊疗项目是息息相关的。目前我院心内科已开通24小时“急性心肌梗死”绿色诊治通道,进一步提升了我区急性心梗介入诊治的救治率及成功率。新引进的超声心动图、血栓弹力图等仪器,更丰富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手段。
撰文:心内科
编辑:医疗发展部
白驳风在哪看比较好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