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常失眠失眠会带来什么危害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18-5-5 16:31:50   点击数:
 

导读:经常失眠是怎么回事?失眠患者总是睡不着觉,在床上难以入眠,这样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精神肯定不好,为此,我们来了解以下,为什么经常失眠?

吃饭与睡觉,是我们健康最大的两块基石。但吃饭还不能与睡觉比,一个人6天不吃饭饿不死,一个人3天不睡觉,基本上就不行了。

长期失眠,等于动摇身体这座大厦的基石,最终导致五脏都出现虚证。医院做过一个统计,将近一半的肿瘤患者,发病前两年睡眠出现问题。

睡眠与一个人的免疫功能息息相关,失眠的人免疫功能更差。生活中,凡是睡眠不好的人,看上去会比同龄人更衰老。看上去更老的人,体内的生理年龄也更老。这是规律。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是在睡觉,可见睡眠对于健康有多重要。

失眠会带来什么危害?

中医把失眠症又称作“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失眠症可分为入睡困难、易醒不能再眠、时眠时醒、眠而梦多等多种类型,常伴眩晕、头痛、心悸、疲乏,既可危害身心健康,又可影响工作和生活。防治失眠症,是中医养生的重要课题。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养肝护胆的最佳时间。人如果长时间过子时(23点-1点)不睡,失眠,就会伤胆伤肝。初期表现为眼圈黑,眼睛干涩、疲倦、内凹,头晕、头痛,精神疲倦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的还会出现脏腑失衡和各种病症。

眼部疾病:肝开窍于目,过子时不睡易引起肝虚,出现视力模糊、老花、迎风流泪等症状,还会形成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等眼疾(所以眼睛有问题,一般就是肝有问题而引起的)。

恶性肿瘤:长期睡眠不足,失眠,身体免疫功能下降,肿瘤乘虚而起。

出血症状:肝有藏血、调节血液的功能,过子时不睡,会造成肝血不足,还会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症状。

肝胆方面疾病:子时胆要更替胆汁,胆经旺时人若不睡,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

情志疾病:过子时不睡易耗伤胆气,《黄帝内经》讲“气以壮胆”,胆气一虚人就容易不安,多疑、胆怯,久之则形成抑郁症、焦虑症等情志疾病。

心血管疾病:过子时不睡觉,可引起肝血不足。由于心主一身之血脉,肝的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受损,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并加快这些疾病的恶变。

肺脏方面:过子时不睡觉,无法滋阴潜阳,肝阴亏损,引起肝火过盛而灼肺,出现干咳或咳嗽、咳痰血等症状,还易导致牛皮癣等各种皮肤病。

肾脏方面:亥、子、丑时(21点-3点)为一天的冬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应肾,肾主藏精,肝肾同源,过子时不睡觉易耗伤肝气、肾气,从而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糖尿病、肾衰竭、不孕不育等疾病。

如何防治失眠?

1、调理五脏

有学者认为失眠症主要表现于肝,波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

2、调节情志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3、调理肝脾

此种中医理论认为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治疗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4、遵循昼夜节律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中医学者提出了因时制宜的治疗失眠方案。

5、引火归根、心肾相交

这一中医理论认为失眠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治疗方案最终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进行辨证施治。

中药补虚扶正

失眠危及心、肝、脾、肺、肾五脏,特别是顽固性失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药补虚扶正,效果非常好!

说到中医治疗失眠,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安神的酸枣仁,酸枣仁是归心、肝、胆经的,养心益肝,在安神的同时有一定滋补作用。

主补五脏的中药,大名鼎鼎的就是人参,号称“百药之王”。人参能补五脏虚劳。

但是,为什么人参还是无法让那些顽固的失眠患者入睡?其中的一点,就是人参是不大补肝的。

在补五脏的中药里面,还有一味大家熟悉的中药,这就是灵芝。谁都知道,灵芝有“仙草”的美名,而且名不虚传。与“百药之王”人参相比,灵芝在安神、治疗失眠、保肝护肝方面、提升白细胞数量方面名气更大。

中药膏方治疗失眠

中医认为失眠状况有虚实两方面,实者为七情所伤、肝失条达、饮食失节、痰热上扰;虚者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劳倦过度、心脾两虚,复杂的病因病机使膏方的优势凸显,因膏方不同于一般中药汤剂,既是全面的、整体的调理,同时辨证、又辨体质,加之效果缓和,稳定持久。

失眠膏方的开具,需要专科医师诊断时分清失眠发生的病因、病理和病人体质基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为原则,内调脏腑、外运形体、身心并治,从整体上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以达调畅气机、通达营卫、固本清源、标本同治之目的,从根本上改善失眠,并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

1、平衡阴阳

心血管疾病膏方处方时要注意患者的阴阳状态,遵循“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之训,通过“补阴配阳”、“补阳配阴”,或“抑阴扶阳”、“抑阳扶阴”等手段,以求达到阴阳相配“阴平阳秘”的最佳效果。

2、调补五脏

心血管疾病以心、肝两脏为主,但也会涉及脾、肺、肾。因为心属火、主血和神志,肝属木、主疏泄和藏神,因此常常会使用“清心火”、“补心血”、“活心血”“安心神”、“平肝阳”、“熄肝风”、“滋肝阴”等法。

3、虚实兼顾

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常因病致虚、因虚致病而多呈虚实夹杂状况,处方时要分清虚实各自所占的比例和轻重而予以扶正药与祛邪药,或重点补虚兼顾泻实,或重点泻实兼顾补虚,或补虚泻实各半。

4、健运脾胃

应根据具体情况酌加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木香、砂仁、黄连以及全瓜蒌、大黄等以健脾和胃、调畅气机、清中化湿、通利腑气,使膏方补而不滞。

5、辨证施治

膏方不同于市场上千人一方、万人一药的保健品,也不同于一般的中成药,而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病史、症状、体征、舌、脉进行立法组方。

6、结合辨病

即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用于膏方的处方中,这需要弄清诊断即患者罹患的是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还是否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还要了解患者各项理化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尚需掌握中药的现代药理知识。

7、防治结合

膏方的优势主要在于补虚扶正,调理阴阳气血,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助正以达邪”治疗疾病。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