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DoctorsSharingBetter
iCardioOncology
▼风湿性心脏病(RHD)的主要症状是心瓣膜纤维化,临床和流行病学早已证明,A族链球菌(GAS)的感染及机体对GAS的抗体应答是发病必要条件;但相关机理仍在探索中。新近Front.Cardiovasc.Med.发布的这篇综述有图有“真相”,从发病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治疗机理进行细致梳理,聚焦药效发挥中IL-33/ST2信号通路的心肌纤维化关卡作用。A族链球菌(GAS)感染产生的自身抗原被心脏瓣膜内皮细胞中的树突状细胞(DC)捕获,树突状细胞进一步在瓣膜间隙分化为抗原呈递细胞(APC),并诱导自身反应性T细胞活化,引发炎症和组织纤维化。
风湿性心脏病(RHD)疾病进展机体对A族链球菌感染的免疫应激反应
上图心肌生物力学和炎症性应激诱导心肌细胞释放IL-33增多,同时也释放大量的ST2(sST2水平明显高于ST2L),sST2与IL-33结合后竞争性抑制其与ST2L结合,向心肌纤维化进展。
据报道,风湿性心脏病患者(65例)的sST2显著上调。在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中,ST2促发、NFκB介导的持续性炎症参与了瓣膜损害。此外,信号分子TRAF6还介导JNK的激活,导致成纤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在心脏瓣膜细胞外基质(ECM)中。这种炎症和瓣膜纤维化级联反应的累积,形成风湿性心脏病的标志性症状,即心脏瓣膜钙化和硬化。
ACE-I与ST2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纤维化的分子机制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转化生长因子TGF-β,进一步增加IL-33与sST2的结合。与此相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用来阻止血管紧张素I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Ⅱ,调节IL-33/sST2通路;在风湿性心脏病进展中促进心脏保护作用。
Abareshi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ACEIs通过降低IL-6和TNF-α来减轻炎症和纤维化;Deijanera等人证明ACEIs具有降低TGF-β1、TGF-β2和Th2细胞因子的作用,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凋亡;Maskito等人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心力衰竭患者的sST2降低。
*********
IL-33/ST2信号通路作为心肌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信息交流的一种新机制,在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后的心肌重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风湿性疾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对瓣膜造成永久性损害。本文综述揭示ACE-I抑制IL-33/sST2在风湿性心脏病进展中的作用,为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可能靶点.
IL-33/ST2信号通路在体内作用机制复杂,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目前关于其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研究日益增多,随着对IL-33/ST2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及与其他新型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的深入,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广阔应用前景。
引用文献:
1.孙爱梅,IL-33/ST2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5)2.AdeMeidianAmbarietal.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s)DecreasetheProgressionofCardiacFibrosisinRheumaticHeartDiseaseThroughtheInhibitionofIL-33/sST2.Front.Cardiovasc.Med.,28July内容整理:北京利德曼市场部排版设计:三度医学如意文字审校:三度医学Rainsy▼请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