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25/2/14 11:36:33 点击数: 次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比较快,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压力如学业、事业、养育老人和家庭等。特别是白领每天连续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再加上不规律的饮食结构,睡眠不足,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种应酬等,导致他们身体异常疲乏。一般身体疲劳多注意休息就能好转,但持续性疲劳有可能是疾病在作怪。持续性疲劳有可能是哪些疾病在作怪?1、糖尿病大部分糖尿病病人起初有疲劳和乏力感,不过早期症状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总以为是休息不好或工作太累引起的,结果没有控制好血糖,甚至诱发慢性并发症。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如高血脂、高血压、身体过度肥胖或超重和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人,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乏力和疲劳需警惕糖尿病。2、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急性心梗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易引起莫名其妙的疲劳、头痛头晕、胸闷气喘和心悸等,尤其是易疲劳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达好几倍。若长期感觉到疲劳,做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检查根本没有心肌缺血或心脏瓣膜疾病等症状,需进一步做诊断,找出其原因。3、癌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每天有足够睡眠,但仍然长期感觉到疲劳,需警惕贫血或癌症,也有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甲状腺疾病,医院做检查和治疗。如何缓解疲劳感?1、多锻炼身体长时间坐着或躺着会感觉到全身疲惫,每天至少运动20~30分钟,每周需坚持3~4次,能有效驱除疲劳感。同时保持适度运动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2、保持规律作息每天至少睡够7~8个小时,做到早睡早起,避免赖床,也不能熬夜,这是对抗疲劳的关键点。中午抽出30分钟时间午休,但不能超过一小时。同时定期做体检,能及早发现疾病。3、保持规律饮食注意饮食多元化且均衡,避免吃垃圾食品,多吃含铁食物如牛肉坚果或绿叶蔬菜等,身体缺铁可降低输送氧气以及营养物质能力,使得人们思维变得迟钝、脾气暴躁和记忆力下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同时要合理补充水分,喝水要少量多次,不能等到口渴之后再喝。4、保持心情愉悦平时需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培养宽广胸怀,不能事事都追求完美,避免钻牛角尖。培养兴趣也好如唱歌跳舞,钓鱼养花草或画画、练书法等,能有效缓解疲劳感。温馨提示其实普遍人存在生理性疲劳,尤其是中青年,压力过大,长期睡眠不足,错误的减肥方法以及剧烈运动等都会引起疲劳,不过适当休息就能缓解。轻度疲劳易增加身体不适感,降低认知功能;重度疲劳可增加心理上问题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障碍。必须先找出引起疲劳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