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相通的左右心房之间的墙上却开了个“门”,左心房里还多了层“隔板”。如何封堵,难度不小!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张鹏飞教授团队为巨大房间隔缺损(ASD)且合并左房内隔膜病人成功实施经超声引导介入封堵术,在国内尚属首例。据了解,手术效果满意,患者随访情况良好。
如果将心脏比作一所四居室的房子,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也就是说房和房之间、室和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如果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心房(或心室)之间有“门”了,通常称为房(室)间隔缺损,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
具体来说,房间隔缺损可引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室壁增厚,肺动脉不同程度扩张,肺循环血量增多,肺动脉压升高。
通常,大型房间隔缺损(幼儿10毫米以上、成人20毫米以上)需要手术干预。该患者术前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房间隔缺损巨大,剑突下切面测量可达29毫米,且缺损下缘可探及一隔膜,横亘于左心房内,给封堵术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医院心血管内科张鹏飞教授和刘芳芳主治医师利用全容积三维心脏超声对患者的心房、缺损和隔膜进行了解剖结构的三维成像,进行细致的术前规划,根据患者的声窗特点制定了术中经胸超声引导的策略。
手术中,专家团队在局麻下经股静脉穿刺建立治疗入路,在超声引导下导丝经下腔静脉,跨过房间隔缺损口送入左上肺静脉,随后将输送鞘管送入左心房;接下来,经输送鞘管送入封堵器,在左心房打开封堵器左心房侧后,利用三维超声判断封堵器与缺损边缘以及隔膜的空间位置关系,调整封堵器角度,将隔膜封闭于封堵器内,直至完整打开封堵器;经超声确认没有分流,且封堵器对瓣膜、心房壁没有影响,遂缓慢释放封堵器完成手术。
术后患者心脏超声复查显示,封堵器位置准确,没有残余分流,左房内隔膜位于封堵器两盘之间,左房内未探及明显隔膜样回声。术后一个月复查显示,封堵器位置正常,未探及血栓形成,未探及残余分流,左房内未探及隔膜样回声。
针对此病例所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术不仅具有创伤小、无辐射等优点,更重要的是针对如此巨大的房间隔缺损(ASD)且合并左房内隔膜,能在术中清晰地观察到输送装置穿过房间隔及封堵器的释放过程,准确引导封堵器左房面垂直房间隔,预防及减少封堵器移位或脱落等情况。
据介绍,超声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术为治疗房间隔缺损提供了更多选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一病例超声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术的成功实施,也标志着医院心内科介入治疗领域又上新台阶。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边良通讯员刘芳芳崔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