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贵州人她烧掉了乡亲们看病欠钱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24/2/20 15:07:25   点击数: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李远莉)“高血压患者名、糖尿病患者32名、精神障碍患者15名……”年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屯脚镇屯上村村医王进兰在村卫生室服务的第5年。哪些慢病患者需要上门体检,哪些需要送医、送药,王进兰了然于胸,并按季度做好了上门服务计划。王进兰和丈夫梁朝云,是屯上村仅有的两名村医。这对“夫妻档”村医,负责着村里余户村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诊疗服务。工作内容,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管理、慢性病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监督协管,以及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王进兰(左)和丈夫梁朝云上门为老人体检年,王进兰嫁给了梁朝云。这家小孩被狗咬伤了,那个上山干活跌伤了,家里的老人突然晕倒了……作为当时屯上村唯一的村医,丈夫总是忙得团团转。为了更好地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年孩子快2岁时,王进兰选择重新走进校园,到黔西南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专业学习。年毕业之后,王进兰与丈夫携手,正式当起了村医,守护着这个距离镇上11公里、有14个自然寨的村庄。“一年四季,我们俩的手机24小时开机。”王进兰说,村医这份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随时在岗。夫妻俩本着“小分工、大合作”的原则开展工作,一人在家“坐镇”为村民诊疗时,另一人就外出开展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王进兰(左)上门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由于白天要忙农活,来村卫生室看病的人晚上反而多些,八九点钟是一个小高峰。诊疗中,如果遇到特殊病人,夫妻俩要么叫救护车,要医院。村里有余名各类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上门体检或送医送药。夫妻俩就轮流背着血压计、血糖仪、心电图机、B超机等仪器上门。有时在村民家里找不到人,就追到田间地头。家住屯上村江纳组的留守老人王建英是脑中风伴高血压患者,常年卧床。梁朝云夫妇就隔三差五送药上门,在老人家里待上两三个小时等血压平稳后才离开。吴明栋是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夫妇俩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了病情。“孩子1岁多,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王进兰说,他们多次做家属的工作,还专程上门去宣传国家大病救助政策,慢慢打消了家属对救治费用的顾虑。医院就诊后,吴明栋被确诊为儿童先天性心脏瓣膜病,申请到专项救助资金并接受了手术治疗,现在很健康。健康知识讲座现场“我们扎根基层,很多时候通过普及知识、宣传政策,更能守护大家的健康。”王进兰说,以前乡亲们的防病意识特别淡薄,对慢性病治疗也不规范,致残率和病死率高。为此,王进兰夫妇在村里长期坚持每月开展2次健康知识讲座,从疾病预防、疾病救治、用药常识、饮食健康等方面普及健康知识。村民王某美在体检中发现有乳腺肿块,从王进兰口中了解到免费的妇女“两癌筛查”政策之后,及时检查发现乳腺癌并做手术,捡回了一条命。村里的王某,了解到国家的医保报销政策后,去做了心脏手术,身体情况有了很大改善。看病时,如果遇到村民手头紧张,王进兰夫妇都会笑呵呵说上一句:“没关系,看病要紧,啥时候有钱,啥时候补上!”后来,王进兰夫妇索性将之前为乡亲们看病欠钱的账本烧掉,如遇到乡亲们来还钱,夫妻俩就说:“你没有欠账啊,都付清了的,是你忘记了啦!”年至年,夫妻俩用这种特殊方式免除乡亲们的诊疗费2万余元。“要不是你,我早就没命了。”这样的话,王进兰听到过多次,最常说这话的是她定期送药上门的老人。在王进兰看来,这都是自己的份内事,但村民的依赖和信任,仍然让她十分感动,也更加感受到肩上责任之重,既然选择了做村医,就要用心用情走好这条路。一审:罗亚楠二审:李柏杉三审: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