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12月3日讯(通讯员李成修李凌峰)“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心内女超人”……在身边众人的眼中,仲琳身上有很多鲜明的标签。然而面对诸多的荣誉称号,她仅淡然处之。回首从医的二十六年间,却自觉只有三件事情最值得骄傲: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综合性临床诊断治疗技能;坚持为每位心脏病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人文关怀也从未松懈;培养年轻医生不遗余力,因材施教,严厉之中却又尽量满足每个人的发展愿景。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仲琳,带领整个科室团队披荆斩棘,一路向前,用“心”诠释着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
优良传统,让她真正“以院为家”
仲主任常说,很庆幸自己能一直在心内科这个有着优良传统的大家庭里学习、进步。特别是历任老主任们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超强的执行力,已经将整个科室紧紧凝聚在一起。每位医生将心中对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都纷纷付诸于行动之中。
“刚刚卸任科室行政主任的张传焕主任,炉火纯青的临床医术一直业内标杆。”仲琳细数着心内科诸多医学精英各自的“拿手本领”:李建平主任的电生理射频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技术在业内领先;任法新主任的主动脉瓣狭窄TAVR手术在烟威地区心内科做到了第一,省内前列,李留东主任的慢性闭塞病变的逆向治疗做到了国内前列的术者位置,还有孙晓建、初红霞、米少华、田苗主任,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大放异彩的同时,倾心“传帮带”,为年轻的医生们倾囊相授毕生所学。
让她自豪的心内科护理团队,也有着优秀的传统,是一个敢于奉献的团队。今年,该团队获得了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认证,心脏康复中心获得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的认证。在医院领导和行政职能科室的支持下,其他肺血管中心与心脏瓣膜中心正在建设中,与急诊科联合进行的心衰中心正在准备过程中-----中心与基地的建设的背后,也都与这个优秀的医护团队密切相关。
医院心血管内科人才济济,仲主任向记者介绍,科室所有的副主任都是博士研究生,都有国外研修经历,医院多年对心内科团队的培养。该科室年开展心脏病介入诊治手术余例。
可这诸多的优秀人才和沉甸甸的手术数字,并没有让仲琳松懈分毫。科室良好的工作氛围让一直她以院为家,同时也在激励着她不断鞭策自己:怎样才能带领这个积极向上的团队做的越来越好,走的越来越远?
全力以赴,带领团队“医”路向前
心血管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对健康危害极为严重,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往往来势凶猛。心内科的医生,往往被形容成“与死神赛跑抢时间”。
“全力以赴与时间赛跑,靠的是整个团队的过硬本领和敢拼敢赢的精神。”仲琳主任说这话时底气十足。她带领科室以提升医疗质量为重中之重,精准诊治,诊断方面在遗传性疾病检测与研究中心、心脏超声团队影像学及病理科的大力支持下,逐渐把复杂病、少见病罕见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另外,继续开展右心导管检查。年开展冠脉内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年开展冠脉腔内影像学检查,充分发挥这些传统的优势检查手段有利于更精准评估右心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病变、冠脉病变。
“一定要让患者们逐渐接受这些先进的治疗理念,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最好的诊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远期再入院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仲琳主任说,医学是持续学习的专业,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哪天一旦你停止不前了,其实就是在退步。例如,科室划分越细致,相关领域的治疗和研究就更加专业,对于病人来说,病症分析和针对性治疗将更加细致,治愈效果越好。
身为科室主任,仲琳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年,她在欧洲学习时,导管室的老师就是一位35岁的年轻专家。10年前,仲琳主任也是以35岁年轻专家、业务骨干的身份在北京进修学习。现在的她,会经常主动询问年轻医生们喜欢什么专业,想在哪个方向进一步发展?争取让每一位医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里发光发热。
今年疫情最严重时,荆艳艳副主任医师主动申请去援鄂,那时她还没确定好将来的专业方向。当时只是副主任的仲琳主任以老大姐的身份建议她在肺血管方面发展。之后,荆艳艳便有意在这方面学习钻研,现在不仅当了肺血管组组长,更在李留东主任的支持下开展了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术;刘玉岗说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心电生理手术技能;黄鹏师从在慢性闭塞病变处理上拥有国际知名度的张斌教授,他说想在复杂冠脉方面做的更好;米少华在心脏康复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采访中,仲琳主任向记者述说着科室未来的发展,眼中熠熠生辉。病房里,她谦逊和气,温柔如水,一弯微笑如同三月春风暖了患者的心;手术中,她从容果断,妙手回春,身着厚重铅衣,用一双手托起患者们“心”的希望。医病更医心,仲琳用医者仁心践行医者初心,以责任担当完美诠释了新时代下的大医精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