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几种常见病除了吃药还能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22-1-21 18:45:48   点击数:
 

心脏不适怎样在30秒内缓解?

心绞痛突发如何自救争取时间?

日常保健如何养护心脏?

看病贵、挂号难!

不如揉揉穴位,

自己保养方便又省钱。

专家教你实用妙招,

让你的心脏时刻有保障。

健康新生活·从这里开始

1、极泉穴治疗心悸

除了口服药物之外,有心悸症状的人还可以按压极泉穴,以缓解不适,对心脏起到保健作用。

2、太渊穴保护心脏

太渊穴不光对肺有很强的作用,对心脏也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尤其对心律不齐、心悸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3、内关穴缓解心律不齐

内关穴对心脏类疾病和一些肠胃病都有很强的治疗作用,常揉按此穴位可以达到预防心脏病、缓解疲劳、安神镇定等功效,尤其对心律不齐、心悸、心绞痛等症状有特殊的效果。

4、耳中穴可治疗突发心绞痛

患者一旦出现突发性心绞痛,一定要第一时间就诊。最好在送医的过程中让患者在舌下含一片硝酸甘油。如果在户外,身上没有药物,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揉耳中穴。

5、膻中穴治心脏病、冠心病

膻中穴有行气化瘀、宽心顺气、疏通经脉等作用。平时感到肺气不足,出现心慌气短时便可按揉此穴位;另外咳嗽哮喘、胸口疼痛时也可按压此穴位。

6、少府穴防治心绞痛

按压少府穴对治疗胸闷、遗尿、小便不顺畅等都有一定的效果。此外,少府穴对治疗心绞痛、心悸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7、承山穴促进血液循环

承山穴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经常拍打、揉按小腿可预防腿抽筋,让血液循环更有动力,同时还可以平衡心脏血液回收的能力。

8、至阳穴治心慌、胸闷

至阳穴对很多心脏病症状都有治疗作用,例如常见的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心绞痛、心跳过速等。另外至阳穴对胃痛、胃胀、咳嗽、哮喘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至阳穴在人体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人体站立,双臂放松下垂时,至阳穴正好位于两侧肩胛骨下缘连线中间的位置。

9、足三里有效治疗房颤

按揉此穴位对治疗心慌气短、心悸、房颤等症状都有不错的效果。

足三里位于人体外膝眼下三寸的地方,我们可以将除拇指以外的四根手指并拢,然后将食指贴着外膝眼,此时小手指所处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用食指和中指、或拇指进行按揉,数百下即可。揉压时会有酸胀的感觉,而且还可以采用拍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