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国元证券,徐偲)
1.行业综述:疫情修复+疫后新需求,医药板块维持高增速1.1制造业数据:新基建+国际化开启,医药制造业高速增长
H1医药制造业高速增长:H1我国医药制造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8%,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长89%,医药制造业整体实现高速增长,主要系国内疫情下新基建的开启与国际化进程的开启,推动了医药制造全产业链高速发展。
后疫情时代“新基建”、“新疫苗”带动医疗板块新成长。在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医疗建设短板受到了高度重视,顺利推动各地ICU、基础医疗设施的储备建设,医院的基础设施与覆盖密度;疫情同时显著提升了大众对于疫苗认知与国产疫苗信心度,新冠疫苗已经实现超过20亿剂次的接种,国内疫苗产业得到全面升级。
出海打破“天花板”,国际化进程开启。中国龙头医药企业已满足国际规范市场生产、质量及合规的要求,产品结构逐步升级,从Generic-Me-too/better-First-in-class/Best-in-class逐渐演化,有望实现国际市场的License-out。龙头企业在创新浪潮中享受的估值溢价或难以和在医保谈判下的利润窗口匹配,市场对创新产品的兑现能力预期有所下降,有能力将具有产品优势或价格优势的品种在海外合规市场破冰的企业,将继续享受由于天花板提升带来的高估值溢价。
1.2上市医药企业:疫情修复+疫后新需求,医药板块维持高增速
H1医药生物板块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达.08亿元,同比增长24.2%,整体扣非归母净利润达.03亿元,同比增长44.1%,板块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包括:
1)H1在疫情的影响下,诸多医药制造业与服务业经营受到重大影响,导致基数较低,H1板块营收及利润增速分别为2.1%与19.5%;2)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医疗建设短板受到了高度重视,疫情后的新基建与大众经历过疫情后健康观念的提升均对医药产业提出了新的需求,国际化出口道路的开启更进一步打破了国内医药产业的天花板。
1.3疫后修复与新需求进一步强化板块分化,医改仍是核心
H1生物医药板块整体实现高增速,各细分板块H1受到疫情影响程度不同,部分板块疫后受益显著,业绩层面出现分化趋势。疫情后新需求的受益板块主要为生物制品与医疗器械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3.96%与43.2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与63.58%,疫苗、血制品等核心生物制品受益显著,新基建带来的核心设备需求主要利好医疗器械板块。
2.板块梳理:后疫情时代恢复性增长,分化行情强化,高景气赛道仍是主线2.1化学原料药:看好特色原料药和API向CDMO转型企业
原料药板块统计36家上市公司,按照H1营业收入为指标,权重股包括新和成(占原料药板块总收入比为13.4%,下同)、海正药业(11.3%)、浙江医药(8.7%)、普洛药业(8.0%)、新华制药(6.7%)、海普瑞(5.8%)、亿帆医药(4.5%)和国邦医药(4.2%),8家企业H1营收占整个原料药板块总体营收的62.66%。
H1收入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8%和-0.4%,利润端增速承压,预计主要由于。按照不同细分领域看,原料药向CDMO转型的企业、部分制药产业链上游公司、专注特色原料药的公司业绩表现较为优异,比如奥翔药业(扣非归母净利润yoy+68.9%)、键凯科技(+.7%)、普洛药业(+25.4%)、九洲药业(+.5%)、博腾股份(+70.0%)等。
Q2收入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9%和11.9%,维持稳定增长趋势。我们认为,随着海外疫情(尤其是印度)持续蔓延,海外订单有望逐步向国内转移,国内原料药有望享受产业链转移红利,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驱动国内原料药企业业绩持续攀升。
2.2化药板块:疫后恢复显著,创新药未来可期
化学制剂板块近年来持续受到控费、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政策压制,板块整体表现弱于其他细分板块。疫情后板块恢复显著,政策影响下承压趋势仍然存在,收入及利润增速在医药板块中表现偏弱,国内医疗健康需求日益升高,政策调整步入正轨后,前沿创新药有望开启化药板块的新一轮增长曲线。H1化药板块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1%和13.1%,收入端与利润端同步增长。21Q1季度营收与扣非净利润分别增长15.7%与27.5%,疫情影响恢复显著,Q2季度营收与扣非净利润分别增长10.6%与2.9%。在集采等控费政策影响下,化药板块H1毛利率降至52.6%(-1.4pct),费用率得到有效控制,销售费用率降至27.2%(-0.8pct),管理费用率降至6.6%(-0.4pct),整体费用率较费用已经大幅降低的H1进一步下降。
2.3生物制品:疫苗、血制品板块维持景气度
生物制品板块主要包括血制品、疫苗、生长激素等,H1前五大权重股为复星医药、智飞生物、长春高新、君实生物-U、康希诺-U,前五大企业H1收入占整个板块的58.7%。生物制品整体板块受益于新冠疫苗的全面接种与其他生物制品的疫情后反弹,实现高增速,细分领域中疫苗、血制品等均呈现高景气度,潜力巨大。H1生物制品板块营业收入与扣非净利增速分别为44.0%与.3%,利润端实现翻倍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增速达.0%。其中21Q1营业收入与扣非净利增速分别为46.9%与83.0%;Q2分别为41.9%与.5%,板块规模维持高增速。
2.4疫苗:新冠疫苗推动产业发展,疫苗认知水平显著提升
随着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接种,公众的疫苗接种意识提升显著,国内疫苗接种率尤其是自费疫苗接种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国内多家企业积极开展新冠疫苗研发,目前已有6款疫苗获批投入使用,累计接种人次超过20亿剂次,另有多款疫苗正积极推进临床试验,考虑近期全球疫情的反复以及新冠病毒的变异性,未来国内外对新冠疫苗的需求有望持续。在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中,国内疫苗公司所展现出的疫苗研发实力使公众重拾对国产疫苗的信心,配套产业链及政策上了一个台阶,国产创新疫苗有望加速进口替代进进程甚至实现国际化。
2.5血制品:掌握血浆稀缺资源,中长期确定性强
血制品板块(6家主要血制品公司)H1总营收达72.77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达20.60亿元,同比增长18.5%。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据预测全国采浆量约为吨,同比下滑8%,预计H1血浆采集情况有所好转,但血浆资源的稀缺性依然显著。Q1血制品板块总收入为33.72亿元(+4.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97亿元(+17.9%);Q2总收入为39.05亿元(+22.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63亿元(+19.1%),疫情期间采浆量减低影响在Q2季度已经基本缓解,预计21H2有望维持稳定增长。长期来看,部分地区十四五期间的浆站规划有望放开,利好浆站开设能力较强的龙头血制品公司。
2.6医疗器械:抗疫产品需求持续旺盛,常规品种加速恢复
医疗器械板块主要包括IVD、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四大类,其中按照应用领域不同,可将高值医用耗材分为骨科植入、心血管介入、眼科等细分领域。分板块来看,IVD和医疗设备仍然是收入贡献主要板块,分别占比38.35%和26.63%。权重股为迈瑞医疗、英科医疗、乐普医疗、东方生物、迪安诊断、新华医疗、蓝帆医疗,H1营收合计占整个医疗器械板块的43%,其中东方生物和英科医疗在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和%的高增速基础上,仍然实现大幅增长,营收同比增长%和%,预计主要系手套、口罩、新冠检测试剂等抗疫产品需求在海外疫情蔓延和国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持续旺盛。
2.7IVD子板块:新冠检测需求结构性调整,常规试剂显著恢复
全球疫情已进入“持久战”阶段,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疫情加速蔓延,受疫苗接种率不足、医疗资源匮乏等因素影响,新冠检测试剂等抗疫产品需求或持续旺盛,一方面利好国内相关IVD企业检测类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随着发达国家和国内疫苗接种率的提升,新冠检测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抗体检测试剂需求逐步下滑,抗原检测、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需求旺盛,而核酸检测作为金标准短期内仍有较高需求。此外,国内PCR实验室的加速建设也有望作为切入口,未来具有高性价比、渠道推广能力强的企业或将持续受益。
2.8化学发光:集采落地或重塑竞争格局,国产替代步入加速期
化学发光是IVD最大细分板块免疫诊断中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进口替代空间大,主要国产企业包括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迈克生物等。未来在市场持续扩容、基层市场下沉、进口替代等驱动因素下,国产化学发光企业有望凭借高性价比优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2.9早筛:合规化和商业化稳步推进,长期看好早筛巨大未竞需求
肿瘤早筛为“蓝海市场”,理论市场空间大,国内诺辉健康、艾德生物、和瑞基因、华大基因、燃石医学、泛生子等积极布局。整体来看,国内早筛产品大部分仍处于产品研发和临床研究阶段,竞争格局良好,其中肠癌领域的诺辉健康已经迈入商业化阶段,中报业绩表现亮眼;肝癌领域的泛生子和泛癌种领域的燃石医学正积极推进前瞻性研究,有望在未来1-3年陆续实现商业化。
2.10内窥镜板块:疫情后内镜行业显著恢复,国产替代提速
内窥镜板块共有4家,21年上半年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板块整体实现强劲恢复。其中内镜诊疗器械板块重回高增长轨道,南微医学和康基医疗均实现50%左右的营收增长。内镜设备方面,海泰新光受到史赛克订单回款影响短期承压。随着内窥镜降类以及国产设备利好政策的持续推出,我们认为内镜设备板块景气度有所上升,国产替代或迈入加速期。
2.11介入板块:冠脉板块差异化凸显,主动脉心脏瓣膜加速发力
介入器械板块共有9家,在手术微创化与进口替代的主流趋势下,21年上半年整个板块实现较快增长。冠脉介入板块仍存集采压力,21H1个股差异化凸显。冠脉介入板块主要包括普医疗、微创医疗、赛诺医疗,在去年国家带量采购影响的低基数下,21H1实现一定恢复,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实现营收增长53.87%、25.25%,而赛诺医疗业绩下滑严重,营收同比下滑55.44%,板块内个股表现差异化加剧。
主动脉外周介入板块高速增长,进口替代逐步加速。主动脉外周介入板块主要包括心脉医疗、先健科技,心脉医疗深度布局主动脉与外周领域,创新产品迎来收获期,逐步确立行业内领先地位。心脏瓣膜板块实现大幅增长,尚处进口替代初期。心脏瓣膜板块主要包括启明医疗、沛嘉医疗、佰仁医疗、心通医疗,21年H1营收均大幅增长,由于整体收入规模较小,研发投入较大,仅佰仁医疗实现盈利,目前仍处于进口替代初期。
报告节选:(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