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23/12/31 13:53:48 点击数: 次
扬子晚报网11月2日讯(通讯员傅轩记者陈咏)1日,69岁的吴大医院做完心脏二尖瓣二次瓣膜手术后的第11天,已能下床自如行走。该院另一间病房,65岁的卜大叔因为10年前植入的生物人工瓣膜老化,3天前刚做完微创介入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此刻已与健康人一样谈笑风生。记者2日采访获悉,该例介入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为扬州首例。仔细检查扬大附院心脏大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巍表示,这两例患者都是原先置换的二尖瓣生物瓣膜出现了严重功能衰退,而接受第二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两者采用了不同的手术办法,都取得了较好效果。王巍说,心脏瓣膜病患者通常会采用人工瓣膜置换的办法进行治疗,首次换瓣时,患者可自主选择机械瓣膜或者生物瓣膜。置换机械瓣膜优点在于功能期长,但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置换生物瓣膜的患者则不用终身服用抗凝药物,但生物瓣的弱点是有功能期限制,一般超过10年会出现功能衰退。医患握手记者了解到,69岁的吴大妈十多年前做了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手术,近期出现严重气喘、行动困难、四肢肿胀症状。就医发现,先前置换的二尖瓣人工瓣膜出现了功能衰退,需要接受二次瓣膜手术。吴大妈考虑到十多年前开放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挺好,仍选择开放式手术,置换了全新的二尖瓣人工瓣膜。与吴大妈不同,卜大叔则选择了创伤小但手术技术难度更大的介入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扬州大学心脏大血管病研究院院长、扬大附院心脏大血管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强告诉记者,瓣中瓣置换术,是在生物瓣膜内通过微创介入手段再植入介入瓣膜,起到弥补生物瓣功能缺失的效果。介入瓣中瓣置换技术应用于主动脉瓣的手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但因为心脏二尖瓣生理结构更为复杂,开展相应手术的技术难度大大增加,且介入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在世界范围内也属新技术,该患者是扬州接受此例手术第一人。卜大叔高兴地说,这次手术创口小,痛苦小,恢复快,效果很好。只在胸口留下了很小的伤疤,不像接受开放式手术的患者那样,采用胸口打束紧绷带的方式帮助创口愈合。王强主任表示,介入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对于二次换瓣手术来说属开创性探索,为患者提供了全新且效果极佳的手术选择。此类手术,需要医生同时掌握微创介入技术和介入瓣膜技术才能完成,手术要求更高。校对徐珩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