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323攻坚,这家医院完成荆州首个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23/12/24 14:09:24   点击数: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很多心血管病患者因缺乏系统的心脏康复,导致反复发病、反复住院,负担加大。医院于年启动心脏康复中心创建,年6月正式运行。通过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多学科协作,为荆州及周边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全面、科学、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务。年6月17日,国家卫健委全国心脏康复中心认证专家组一行来到该院,进行“中国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现场审核。国家级考核,荆医心脏康复中心开新局“心脏康复任重道远,建医院补齐短板、完善体系、升级专业和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市政协副主席、医院院长毛精华在致辞中表示,该院将通过大力支持和发展心脏康复事业,推进心血管病治疗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构建多级联动的“预防-急救-治疗-康复”一体化心血管防治体系,为患者保驾护航。现场评审会上,全国心脏康复中心认证专家对审核认证的目的、意义、流程等做了详细解读,强调了心脏康复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国家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心脏康复作为心血管疾病诊疗闭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心脏康复中心作为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建设项目之一,得到大力推行。医院副院长梅京松从团队建设、场地设备、管理制度、心脏康复诊疗技术、“小莉开讲”“心脏关爱之家”特色公益服务健康教育、多点联动、项目改进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就评估、干预、疗效、随访等心脏康复中心完成情况作了数据分析。医院、医院医院,分别汇报了心脏康复分中心建设情况。随后,专家组深入科室,对照评审标准细则,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系统追踪、现场考核、人员访谈等方式,对该院心脏康复中心的工作流程、人员资质、操作流程、急救设施药品、场地和设备及患者教育与治疗反馈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多层面和全方位的检查。反馈会上,专家组对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整体情况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院领导班子对心脏康复工作高度重视,团队开展心脏康复工作规划细致规范、资料保存完整,具备优良的区域优势和学科优势。同时,专家组对心脏康复中心建设有待改进完善之处作出具体指导,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覆盖全周期,心血管病“健康处方”再升级在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医生正在指导56岁的王先生运动并监测运动强度。“得了心脏病,植入两个支架后,我是极少运动的。第一次来这里踩单车,感觉有点紧张,但又很放心。”该院心脏康复中心运行至今,已有余名心血管病患者接受治疗并取得很好疗效。“传统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模式侧重药物及手术治疗,忽视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康复。大量的心脏病人把治疗寄托在药物和静养上,而忽视了运动和康复。”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许臣洪说。该中心内包含心肺评估单元、运动康复单元、急救单元、心理咨询单元、营养评估单元,配备心肺运动测试、运动器械、体外反搏治疗仪等治疗设备。以心内科医生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急性期、稳定期和恢复期进行分期评估,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心脏康复计划。将监护训练和其他保护心脏的方式结合起来,包括帮助戒烟和减轻体重、合理用药和健康饮食、解决患者心理抑郁和舒缓压力等,开出5大“康复处方”,从而帮助患者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减少整体医疗花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心血管疾病的院内救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而救治效果的延续,依赖于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如何将预防、救治、康复结合起来,实现心血管疾病一体化的全流程管理?近年来,医院建设起了包括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瓣膜中心在内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在此基础上,打破专业壁垒、统一全盘规划、整合优势资源,形成了心血管疾病全方位、全周期管理的“荆医模式”。“作为湖北省区域医疗中心,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在技术辐射、学科建设、人才引领等方面的优势,在全市范围内普及心脏康复理念。与县域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等共同构建一体化防治网,助力实现湖北省‘’攻坚行动的‘5年目标’,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毛精华说。(荆州日报记者匡奕君宗璇赵保佳通讯员朱飞鲁萌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