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心衰的病因与治疗内附视频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22/5/2 16:01:48   点击数:
 白癜风治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78752.html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龄人口增多,心力衰竭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那么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分享一下心力衰竭的发病诱因和治疗策略,供大家参考!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患者的心室重构,主要表现为心脏的泵血功能出现障碍,临床上的血流动力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肺循环有淤血现象,体循环也有淤血现象,组织的血压表现为灌注不足。

一、心衰的基本病因

主要由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长期容量和(或)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心肌功能由代偿性最终发展为失代偿性两大类。

1、原发性心肌损害

①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是引起心衰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②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③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如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2、心脏负荷过重

①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心肌代偿性肥厚以克服增高的阻力,保证射血量,最终导致心肌结构、功能发生改变而失代偿。

②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及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

此外,伴有全身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生期心肌病等,心脏的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尚能代偿,但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超过一定限度后即出现失代偿表现。

二、心衰的发病诱因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其心力衰竭症状往往由一些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所诱发。

1、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也不少见,常因其发病隐匿而容易漏诊。

2、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心力衰竭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3、血睿量增加:例如,患者的钠盐摄入过多,静脉液体输入过多、过快等。

4、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例如,一些女性心脏病患者在妊娠后期及分娩过程、暴怒等。

5、治疗不当:例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停用利尿药物或降血压药等。

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

三、心衰的治疗

心衰的治疗目标为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

心衰的治疗一般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对各种可导致心功能受损的疾病,例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管理,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减少其负面效应,如拮抗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度激活,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的进展。

对所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常见疾病,例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在尚未造成心脏器质性改变前即应早期进行有效治疗。对于少数病因未明的疾病,如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等亦应早期积极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近期热文

服药姿势不当,救命药-硝酸甘油就变成了致命药

临床必备

老年高血压4大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

入门必备!心内科常用的基础知识

变异型心绞痛这种“痛”是怎么发生呢?怎么治?

警惕,紧急降压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

一文读懂冠心病筛查与诊疗方法

突发心脏骤停,应该如何急救?

不同情况高血压用药选择一览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