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专刊二十四节气大养生处暑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21/3/23 0:22:53   点击数:
 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81492.html
小编提醒

处暑,年08月23日,农历七月二十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节气特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三侯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处暑。一场秋雨一场寒,人们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也别忘了它还带来了时令主气——燥。秋燥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具体该怎么应对呢?

预防疾病

1、感冒

  处暑时节还要预防感冒的发生。秋天气候多变,经过炎热的夏季后,人体内耗较大,导致免疫力下降。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病毒乘虚而入,借助呼吸道疾病侵入人体。特别是初秋时节,气温差异明显,午后的对流天气及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都会造成气温骤降,从而挑战人体的免疫力。

2、乙脑

  乙型脑炎为乙脑病毒传染引起,是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症状。乙脑的预防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即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

3、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带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方始发病。

4、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亦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所遗留下来的以心脏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秋天天气渐凉,容易诱发此病。

5、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症,患者常感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常有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6、痔疮

  痔疮是指肛门内外的血管肿胀。原因包括遗传、老化、怀孕、长期腹泻,以及便秘过度使用轻泻剂等。秋天空气干燥缺乏水分,人体的调节功能容易紊乱,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的情况而诱发痔疮。

 

处暑饮食养生

  天气转凉后,感觉无力、疲惫、口鼻干燥等秋乏症状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夏季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而暑热散去后,机体的代谢逐渐恢复平衡,一时难以适应。

1、清热安神

  处暑节气还适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当的煮些绿豆汤、绿豆冬瓜汤、绿豆百合粥、绿豆薏米粥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2、多喝汤粥

  平时不妨多用莲子、芡实、淮山药等健脾养胃的中药煲汤或煮粥服食,如冬瓜莲子煲老鸭、淮山药芡实煲、金钱草薏米煲猪肚、赤小豆煲鱼汤等都是处暑时节的佳品。

3、补充维生素

  在秋天,可多吃些含有维他命的食物,比如西红柿、茄子、土豆等,这些食物能补充人体营养从而避免遭到燥邪的伤害。同时,还需要多摄取些碱性食物,比如苹果、海带等,这类食物同时还含有丰富的水分,也是秋天必不可少的食物。

4、饮食清洁

  处暑是夏秋转换的时机,暑气仍有余威,食物易于变质。俗话说“病从口人”,进食不清洁的食物或腐败变质的食物,可引起胃肠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病,必须注意饮食卫生。饭菜做适量,力求不剩饭。糕点等不可放置过久,严防蟑螂、苍蝇的叮咬。

处暑起居养生

  中医上讲,秋三月——阴气始起,早睡早起。所以在起居上宜早卧早起,加强夜里的睡眠时间,正好借此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早起时在床上放松四肢闭目养神一会再起床,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合理穿衣,护住要害

处暑节气,早晚和午时的温差大,天气变化也比较明显,人们应当随时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和热伤风。此外,人体的肚脐因为表层皮薄,对外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所以一定要注意特别防护,避免寒气进入人体。

避免湿邪入侵

处暑的黎明和深夜比较凉,在这时如果凉风入侵人体,特别容易引发痛风、肩周炎、颈椎病等,还很容易诱发腹泻、胃炎、肠炎等消化系统障碍;建议人们在处暑时节睡觉盖好被子,不吹空调和电风扇,不要在通风流畅的窗户下睡觉。

保持充足的睡眠

处暑时节,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阳气减弱,阴气增强,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进入休整期,“秋乏”随之出现。处暑时节更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消除疲劳,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好的睡眠质量可以有以下好处:

美容:睡眠对人体皮肤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皮肤表面分泌和清除过程会加强,毛细血管循环加快,增强皮肤再生能力。

保护大脑:大脑在睡眠状态中的耗氧量大大减少,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脑细胞能量的储存,帮助恢复精力,提高脑力效率。

消除疲劳:人体进入睡眠状态,尤其是深层睡眠状态以后,气血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体温、血压、心率均会下降,呼吸及内分泌也都减少,代谢率降低,体力得以恢复。

提高免疫力:睡眠不仅是智力再创造的过程,体力恢复的过程,也是疾病康复的关键一环。睡眠过程中,人体能更有效率地产生抗原抗体,增强机体抵抗力,是一种治疗顽固性疼痛和精神病的现代医学手段。

促进生长发育:儿童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睡眠,儿童进入睡眠状态以后,身体会生长得尤其快。

处暑运动养生

  处暑时节,几场秋雨,气温大大下降,此时,这种凉爽舒怡的天气正是锻炼身体的黄金季节。俗话说:食补不如锻炼,运动永远是健康的不二法则。

  慢跑: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健美。对于老年人来说,跑步能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减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现象;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有助于延年益寿。

  登高:一般就是指民间的爬山运动。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登山时,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处暑情志养生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小编推荐

处暑香灸养生

  处暑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到来之意。中医认为,处暑属于“入地户”,气化由阳入阴,天气渐凉,热渐退,昼渐短,夜渐长,气温由热转凉,大地逐渐转为收藏。此时进行香灸,以顺藏之时序,收元阳内固,养肾气,以备冬藏,滋养脏腑,可以抵御风寒。

香灸取穴:阳陵泉穴、神阙穴、关元穴、章门穴

(以上穴位,使用香灸施灸,建议1天1次,每穴灸30~40分钟。)

处暑药浴养生

  药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它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泡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第二,药浴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作是“血管体操”,第三,药浴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本网原创作品受《著作权法》等法律保护,转载时须注明署名和出处,不得歪曲、纂改等侵害作品完整权的行为,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法律顾问:周小龙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