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能降低房颤患者80中风风险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24/3/21 12:54:17   点击数: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www.wzqsyl.com/search.asp?Keyword=%C1%C9%C4%FE%D6%AA%C3%FB%B0%D7%F1%B0%B7%E7%D2%BD%D4%BA&field=title
◎科技日报记者刘志伟通讯员杨岑“左心耳封堵能降低心房颤动患者80%脑卒中风险,有效解决我国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难题。”4月17日,在第七届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青年论坛会议期间,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主席、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黄鹤教授强调,将继续推广和规范左心耳封堵技术,以优质技术服务广大房颤患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数据统计显示,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30%以上。我国房颤患病人数超万,发病率约0.05%,新发患者仍在不断增多,但我国房颤患者的知晓率仅为40%,抗凝率不足25%,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房颤导致脑卒中(俗称中风)风险的显著增加是不争的事实:房颤患者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5倍;房颤导致的卒中一年致残率超过50%,一年内死亡率和复发率超过1/3。每年由房颤导致的卒中数量约52.5万例,占我国所有缺血性卒中患者的7.5%。每年因房颤导致脑卒中的治疗成本高达50亿人民币以上,房颤所引发卒中而导致的高致残率,给社会、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黄鹤强调,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是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的传统方法,可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但对有出血倾向或合并出血性疾病患者,则为抗凝禁忌。此外,因需长期抗凝,患者顺应性较差,我国房颤患者实际接受规范抗凝治疗者不足25%,探索新的预防脑卒中的策略尤为必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黄鹤介绍,心脏左心耳是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部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以上的血栓源于左心耳,心脏左心耳封堵已被证明是预防房颤引发的卒中风险的有效治疗手段。据悉,年开始,医院黄鹤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事件,并牵头组织开展我国第一个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建立了我国首个标准化左心耳封堵动物培训体系。编辑:黄磊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