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病例呈现类似哮喘的发作,心悸、阵发性心房颤动、乏力、易倦、头昏等症状在体力劳动、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或心房颤动时出现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和肺水肿咳嗽也是常见的症状,劳动后,夜眠时和发作支气
后期在愈合过程中,由于纤维蛋白的沉积和纤维性变,逐渐形成前后瓣叶交界处粘连、融合,瓣膜增厚、粗糙、硬化、钙化,及腱索缩短和相互粘连,使瓣膜的活动能力和瓣vi的开放受限,于是瓣口狭窄由于临床上90%以上
早期的风湿性瓣膜病病变轻微,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但如不加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病变会逐渐加重,直至发生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如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心房纤颤、心力衰竭、
绝大多数的风湿性联合瓣膜病(mitralstenosis)是由风湿热所致,即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heartdisease,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联合瓣膜病最常见病因。多见于20-40岁青壮
2、二尖瓣分离术 有闭式和直视式两种。闭式多采用经左心室进入使用扩张器方法,对隔膜型疗效最好。手术适应症为患者年龄不超过55岁,心功能在2~3级,近半年内无风湿活动或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前检查心房内无血
单纯风湿性联合瓣膜病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容积正常。多数风湿性联合瓣膜病患者运动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收缩末期容积减低。约有四分之一的风湿性联合瓣膜病严重者出现左心室功能障碍,表现为射血分数和其它收缩
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可导致右心负担加重,肺动脉压升高,引起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在胸骨左缘3、4肋间隙可听到收缩期杂音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气急、咯血和咳嗽多在体力活动后出现或加重在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呼
心房颤动降低心排血量,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一)心律失常 以房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先出现房性早搏,以后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阵发性心房颤动直至持久性心房颤动左心房压力增高导致的左心房扩大和风湿炎症引起
【鉴别诊断】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左心房内肿瘤的云团状回声反射在舒张期进入二尖瓣瓣口或左心室,收缩期时回纳入左心房内,对明确诊断极有价值。考虑作外科手术治疗的风湿性联合瓣膜病病例,尚需查清是否伴有二尖瓣关闭
这一结果证明 ,ra应被作为心肌梗死危险增加的标志在确定ra诊断的 527例妇女中 ,共发生心脏事件 229 6次 ,卒中 1326次solomon说 ,患ra的妇女心梗的危险比没有ra的妇女高 2倍
一般脏器发生小的栓塞时,不会影响功能,甚至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一旦重要的脏器发生栓塞, 则可能表现出功能方面的异常.在常见的栓塞部位中,脑栓塞发生的几率是非常大的.这可能与脑血管的结构有关另外,也和
3.2.4 教会病人如何进行呼吸运动 开胸手术后,胸部有手术切口,平常以胸式呼吸为主的方式受到限制,改为腹式呼吸为主要呼吸方式,指导病人双手分别按压在胸口和上腹部,肩背部放松,尽量保持胸部平坦,用力抬
认真术前准备后,效果好,可慎重选择手术80mm,lvesd〉60mm,ef0.702、小左室同时伴左室萎缩及严重肺动脉高压lvedd60mmhg余同重症心脏瓣膜病3、心脏恶液质,心功能不全ⅲ-iv级,
多普勒超声显示缓慢而渐减的血流通过二尖瓣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应该做哪些检查?(一)x线检查 最早的改变是左心缘的左心房弧度明显,肺动脉主干突出,肺静脉增宽,右前斜位钡剂透视可见扩张的左心房压迫食道病变严重
如果性生活时发生气急、胸闷,甚至咯血或呼吸困难,有可能因情绪激动而诱发心力衰竭,应立即停止房事,进一步诊治2、风湿性心脏病对性功能和性欲的影响重度风湿性联合瓣膜病,严重心律失常,以往曾经有过心力衰竭病
根据病变程度,其病理改变可分为以下4型:1、隔膜型:主要为二尖瓣瓣膜交界处粘连,瓣膜本身可以不增厚或轻度增厚,其弹性和活动度良好,偶有腱索轻度粘连,病情多较轻。风湿性风湿性联合瓣膜病,早期以瓣膜交界处
鲁登巴赫综合征,又称房间隔缺损(房缺)伴二尖瓣狭窄综合征,临床较少见,其发生率占二尖瓣狭窄的0.6%~0.7%,占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4%,女性多见。 1916年Lutemhacher最早描述此综合征
特征 1.心脏听诊心尖区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呈递增型,局限性,左侧卧位时明显,可伴有舒张期震颤。 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呈拍击样。可在80%~85%的患者胸骨左缘3~4肋间或心尖区内侧闻及二
【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早期病例胸部后前位X线片可无见异常征象。瓣口明显狭窄者则左心房扩大,在心影右侧可见到左右心房重叠的浓密双重阴影,心影增大,左心耳、右心室及肺总动脉扩大,主动脉弓缩小,肺动
临床表现 二尖瓣狭窄病例就医时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随着二尖瓣病变逐步加重,左心室功能也受到损害,起病后10~15年心功能往往降到3~4级。内科治疗虽可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但不能解除二尖瓣和肺血管梗阻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