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的张大爷近两年常常在散步后出现胸闷,曾先医院,被诊断为“心脏瓣膜病”,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并先后四次出现严重心衰,多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可考虑到张大爷高龄、病情重,几乎所有接诊医生均建议口服药物保守治疗。
近一月来,张大爷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加重,3天前开始出现无法平卧,睡觉被迫端坐呼吸,且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在儿女孝心和执着的不放弃下,家人陪同着老人慕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经心血管外科十病区主任肖长波(主持工作)诊断,老人已呈严重心衰状态,活动明显受限。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老人心衰是由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其左心系统的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均重度的关闭不全,左心室明显扩大。
因老人高龄,体质偏弱。经过规范的抗心衰治疗后,其胸闷等症状稍缓解,但仍活动受限,瓣膜反流、左心室大小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如果继续药物保守治疗下去,老人3年的生存率仅有20%左右,且很可能因为心衰和心律失常出不了院。但同时,老人高龄体弱,心功能及各脏器功能严重衰退,恐怕很难耐受极高风险的外科开胸体外循环换瓣手术。如此两难,治疗何去何从?
面对患者和家属的充分信任,肖长波申请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后认为,可先采用微创经股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术,及时解决主动脉瓣的关闭不全的问题,再观察左心室缩小重塑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如果需要,还可行二期微创经股静脉二尖瓣成形术。
经肖长波充分告知病情后,老人及家属同意该治疗方案。
经充分缜密的术前准备,老人的手术由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该院党委书记、院长袁义强带领肖长波团队,在麻醉科、体外循环科及超声医学科的辅助支持下,仅用时90分钟,成功为老人完成经股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术。
术中经食管超声显示,新植入的瓣膜没有明显的狭窄和瓣周漏,无循环崩溃、心律失常、血管损伤,术后返回监护室当天便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1天转回普通病房。
尽管张大爷经股动脉主动脉瓣手术非常成功,但因为实际病史偏长,第一次术后仍间断有活动后胸闷和房性心律失常,结合复查超声显示,其二尖瓣仍存在大量关闭不全,肖长波考虑仍需进一步处理二尖瓣才能彻底治好老人的病。
经过术前充分调整准备,按照预定计划,第一次术后两个月,袁义强与肖长波团队为张大爷实施经股静脉房间隔途径二尖瓣钳夹修复术。术后二尖瓣反流由极重度变为轻度,手术非常顺利。
老人术后当天即脱离呼吸机,术后第二天转回病房,胸闷症状得到缓解,活动耐力明显改善,且无心律失常发生,术后7天痊愈出院。
出院时,张大爷满含热泪感谢积极救治他的医护人员,挺直腰杆合影留念。
肖长波指出,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很常见,因为左心室强大的代偿功能,早期并无特殊症状,可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是晚期,因此心血管健康体检非常必要。尤其对于高龄体弱的老年患者来说,一定要选医院就诊,医院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病情、全生命周期的治疗,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从而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
编辑:文晓欢
作者:张亚飞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