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重疾险什么是重疾险?重疾险来源于这一个初衷:医生只能拯救一个人的生理生命,却不能拯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人们需要保险的原因,不但是以为人们将会死亡,更是因为人们要活下去。这句话来自世界重疾险的发起者巴纳德医生。他是南非心脏外科医生,年当他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例异体心脏移植术后,他告诉这位病人必须静养一年时间,病人略带犹豫地答应了。
但当巴纳德医生回访这位病人时,意外发现她已经参加工作了。巴纳德问她为什么不好好休养身体呢,病人却说:“你以为我不想好好养病吗?如果我不来工作,我和我的孩子们就要被饿死,我也是没有办法啊!”几个月后,这个病人去世了,她的孩子们成了孤儿。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如果你仔观察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许多病人原本已经治好了,结果因为要还清之前看病欠的钱,以及家庭必须的开支(如孩子教育费、生活费等)不得不马上工作,结果旧病复发甚至恶化,再次让整个家庭雪上加霜。
实际上,重疾险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不是解决医疗费用的问题,而是帮助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挺过五年康复期。这期间的医药费用、康复阶段的营养费、护工费,以及家庭生活开支、孩子教育费用等等,都由重疾险的保额赔付来解决。它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让活着的人,即便遭遇病痛,依然有资本能够有质量、有尊严地活下去。不勉强自己,更不拖累家人。下面是一张冰山图。一场疾病带来两笔财务损失。一个是直接损失,即治疗期间的巨额医疗费用,特别是药物费用;另一个是冰山下的间接损失:动用存款、变卖资产的损失
出院后长期康复、护理的费用
治疗以及康复期间,自身无法工作收入损失费用
配偶因为照顾病人而无法正常工作的收入损失
车贷、房贷的偿还
假设一个年收入30万的人,因为恶性肿瘤而住院,通常康复治疗费用在12-50万,其中CT、伽马刀、核磁共振等治疗项目社保不报销或者部分报销,80%以上的进口特效药不在社保医疗报销范围内。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即便有社保报销,也仅能解决很小一部分的费用。如果没有重疾险、中高端医疗险,剩下更多的还是需要自己解决。这就是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水滴众筹的原因。具体治疗费用,一次化疗大概几千到上万不等,一般要化疗好几个周期;然后基因检测确定靶向药,服药一般需要十几二十万,服用后如果出现耐药性还要再换靶向药,这又是笔不小的花销。再加上手术、住院,异地求医往返交通住宿费,三两年下来小一百万都不一定。如果再加上营养品费用、护理费用等等,一场大病下来,如果没有重疾险来保障,整个家庭的经济很容易崩塌,因病致贫并不仅仅是四个字而已,而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所以,在重疾险的保额上,能做高就做高,一定要覆盖医保外支出的这个部分。最低30万保额,如果预算充足,我建议至少是30万+个人年收入的3-5倍。这样的意义在于,万一重疾发生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保额,它可以支撑我们至少有三、五年的时间是可以安心治疗休养。可以说保险也是钱,买保险本质是换个地方存钱,目的就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保证在未来不可知的日子里,有一笔可知的金钱可以拿来解决生活必需。2
重疾险必保病种和赔付标准那么什么样的病才属于重大疾病?生了什么病才能找保险公司赔钱呢?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年就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制定了《重疾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这个规范统一了25种常见高发重疾的定义。年我国又将重疾定义扩展至了28种。这28种重疾,占全部重疾险理赔的95%,是大部分人最容易得的大病。除了这28种高发重疾,保险公司还可以自行增加重疾种类。随着重疾险的迭代更新,很多保险公司推出了包含轻症、中症的重疾险,也就是说,没到重疾这么严重,也能赔。所谓轻症,是指重疾险中也列入保障范围的轻度重疾,或者理解为“重大疾病的早期或极早期表现”。中症是介于轻症和重症之间。轻症和中症的数量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规定不同。上图是28种重大疾病及其理赔标准。一般重疾险的赔付有三个标准:(1)确诊即赔,比如严重恶性肿瘤,一旦确诊就可以申请理赔(2)完成特定手术后赔,比如重大器官移植手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等,做了手术后才能申请理赔(3)达到特定状态后赔,比如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深度昏迷、植物人状态等都是要达到某一种疾病状态才能获得赔付的。3
常见的重疾险类别及选择一般重疾险包括含身故全残还是不含身故全残,是重症单次赔付还是多次赔付。同等保额下,一般含身故/全残责任的重疾险,要比不含身故/全残责任的重疾险贵一两千元。那么,要选择带身故/全残责任呢,还是不带?主要看个人选择。不过就我的建议来说,最好是选择带身故全残责任的重疾险。因为这样的保障责任更全面。比如急性心梗,医院就挂了,此时还没拿到诊断证明,他不能按重疾来赔付,如果不带身故责任,那么他就有可能赔不到钱。再比如脑中风后遗症,保险合同条款一般要求是天后鉴定依然有后遗症才能赔付,如果这个人在天以内挂了,因为没有带身故责任,也是拿不到钱的。还有某些很难做穿刺或者没办法做穿刺的恶性肿瘤,在不能拿到病理报告前,也就是没能确诊前也是很难赔付的。当然,如果在配置重疾险因为预算原因不能选择身故/全残责任的重疾险,后期可以再搭配一个定期寿险或者终身寿险,就可以把身故得不到赔付的风险给覆盖掉。接下来我们再聊聊单次赔付和多次赔付的重疾险。1.重疾单次赔付:是指重疾赔付完一次后,保单终止。比如某人购买50万保额的某产品,重疾保障种重大疾病,得了甲状腺癌,赔付50万保额后保单终止,之后如再得急性心肌梗塞,不能再次得到赔付。2.重疾多次赔付:指重疾可赔付多次,具体又可再分为,分组多次赔付,不分组多次赔付。(1)多次赔付(分组):把几十或上百种重疾疾病种类分组,这种分组的多次赔付重疾,关键要看分组是否合理。比如心脏类为一组,神经系统类为一组。赔了心脏组的A,那么与A同组的其他基本就终止了。但可以赔付神经组的疾病。一般银保监会规定的必须要有的28种重疾里面,高发的6种重疾是否均匀分布在各个组内。每组疾病只能赔付一次,只要得了这组中的任何一种疾病,此组中的其它疾病将不再赔付。某公司产品的部分重症分组(2)多次赔付(不分组):病种不分组,可以获得多次的赔付,一般是赔2-3次。两次之间赔付的间隔时间有天,天、3年和5年。如保额50万,则急性心梗赔一次50万;一年后冠状动脉搭桥,可再赔一次50万;如白血病赔一次50万,一年后骨髓移植可再赔一次50万。如果终末期疾病与重疾同列,一年后达到疾病终末期,还可再赔一次。同保额的情况下,一般单次赔付要比多次赔付便宜。那么要选择单次赔付还是多次赔付呢?同样还是看个人预算和需求来确定。通常是多次赔付比单次赔付要好,这相当于一次买了多次重疾险,避免以后因为身体状况不能再买重疾险了。那是分组赔付还是不分组赔付好呢?这用样看个人预算和需求,丰俭由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重症分组和不分组当中,还有个间隔期。一般分组重疾,间隔期是天,不分组重疾是天。多次赔付重疾险里面,如果选择的是不分组,好的一方面是不受组别限制,如果第二次重症出现,且是天以后再次出现其他重症是完全可以赔付的。但这里有个不足是,如果是在天内出现第二次重症,按照合同条款就不能赔付了。那如果选择的是分组多次重疾险,那么好的一方面是重症多次赔付的间隔期短,超过天再次出现就可以赔,不足的地方是,如果第二次重疾出现的是和前一组重症同组的,那么本次重症就不能赔付了。所以,你看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不足。没有完美的产品,但有完美的组合。成年人不做选择,都可以要,分组的重疾险来一个,不分组的重疾险也可以来一个!所以你看,配置重疾险不光是选产品的问题,还是同一个产品不同责任之间选哪个的问题。如果你想咨询重疾险相关的问题,欢迎加我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