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学会联合推出房颤指南抗凝仍是重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16-11-30 2:07:18   点击数: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近期公布了年版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与国外的指南一致,抗凝仍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根据Framingham研究,非心脏瓣膜病房颤引起脑栓塞发生率是普通人的5.6倍,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则是普通人的17.6倍。

非心脏瓣膜病房颤患者每年栓塞事件发生率为5%左右,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占所有脑栓塞事件的15%~20%。

以前的指南推荐CHADS2评分评估卒中风险,但CHADS2评分相对简单,便于应用,但其不足是对脑卒中低危患者的评估不够细致。

目前的指南则推荐CHA2DS2-VASc评分(表1),这是在CHADS2评分基础上将年龄≥75岁由1分改为了2分,增加了血管疾病、年龄65~74岁和性别(女性)3个危险因素,最高评分为9分。

指南建议,CHA2DS2-VASc评分≥2者需服抗凝药物;评分为1分者,口服抗凝药物或阿司匹林或不进行抗栓治疗均可;无危险因素,即评分0分者不需抗栓治疗。

国人的数据也提示,与CHADS2评分相比,CHA2DS2-VASc评分可更准确地预测栓塞事件(表2)。

指南推荐使用HAS-BLED评分评价房颤患者抗凝出血风险。

指南建议,CHA2DS2-VASc评分≥2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应长期口服华法林,调整药物剂量使INR维持在2.0~3.0。

应用华法林适应证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也可应用新型抗凝药物;对于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如抗凝强度不稳定,在排除可纠正的影响INR波动的原因后,可考虑改用新型抗凝药物。

瓣膜性房颤患者都应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不能使用新型抗凝药物。

指南对于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建议是谨慎使用:对于CHA2DS2-VASC评分≥2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如具有下列情况之一:①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②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仍发生脑卒中或栓塞事件;③HAS-BLED评分≥3;可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对于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指南推荐导管消融可以作为一线治疗。

来源: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31-.

其他相关文章

中国最大规模房颤调查公布:10年房颤患病率增20倍,相关卒中增13倍

余江涛:所有房颤均可封堵左心耳

我国房颤抗凝现状堪忧:使用率低,监测率也低

我国房颤患者卒中风险高,抗凝不足和抗凝过度并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安发国际甘诺宝力牌怡和胶囊百病从肝治
气候变冷孩子容易患肺炎让你了解小儿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