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中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已经成为具有手术禁忌及高风险患者的替代治疗。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众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截至目前,全球大约有近30万名患者接受了这项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介入治疗经验的积累、瓣膜装置的改进及多种影像技术的发展对于推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门诊》杂志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会议(PCR-CITChinaChengduValves)期间特别邀请大会执行主席、医院陈茂教授结合其多年临床经验,从PCR-CITChinaChengduValves的办会理念角度深入探讨TAVI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医师专访INTERVIEW
﹀
﹀
﹀
《门诊》
今年是第二次举办PCR-CITChinaChengduValves会议,与上一届会议相比,今年在会议内容的设置上有哪些改进?PCR-CITChinaChengduValves会议今后将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陈茂教授
与国内其他的一些综合性会议相比,PCR-CITChinaChengduValves会议有一定的特殊性,PCR-CITChinaChengduValves会议的主旨内容主要是聚焦于探讨某一类特殊且先进的临床技术,即TAVI的应用及发展。在具体的会议内容设置上,更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