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镇十佳好儿媳评选投票活动第2天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18-1-20 12:29:43   点击数:
 

  宁州镇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镇广大妇女中弘扬孝顺公婆、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和睦邻里等美德。经宁州镇党委研究同意,拟在全镇开展“十佳好儿媳”评选表彰活动。

目的意义

  儿媳是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重要因子。家庭是社会最小单元。开展“十佳好儿媳”评选,目的在于通过弘扬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和睦邻里的美德,建设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

候选人名单01.坪田-廖彩盼

  廖彩盼,宁州镇坪田村8组村民,祖籍贵州省,于年与我村八组村民邓由和同志结为夫妻。邓由和父母双残,年老体弱,长年生病,需长期照料。在这18年来,自己生儿育女、任劳任怨,本着家庭生活困难,公婆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只好自己起早摸黑,端茶送饭、洗衣、倒屎倒尿,从无怨言。她总说百善孝为先,再苦再难自己都要坚持下去,无怨无悔。

02.坪田-黄小红

  黄小红,宁州镇坪田村11组村民,家庭人口6人.因公公年老体弱,特别是去年在家里意外摔伤,生活不能自理,需专人照料,她不畏辛苦,一年四季每天端茶送饭,倒屎倒尿。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身体日渐好转。黄小红同志与家人关系十分融洽,与邻里之间相处和睦,全村人民看在眼里,都夸她是好媳妇。

03.高塅-叶凤英

  叶凤英,高塅村高塅组村民,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个平凡家庭妇女。但她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家里,她一直是“后勤兵”,常说“我家有四宝,两老两小”。为了让丈夫和子女无后顾之忧,她揽起了所有家务活,照顾公公婆婆和年幼的孙子孙女,从未要求丈夫和忙于生计工的子女为其减轻负担。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婆婆在床上瘫痪7年,她却几年如一日地精心伺奉,喂水喂饭、洗洗刷刷。而实际上又有多少人知道一个女人要抱起一个全身瘫痪的人有多难?而她也因腰受损严重,三个月未能起床,医生建议手术,可她说“不做手术,做了就再也不能使力气了”。公公是个口直心快的人,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会大发脾气,叶凤英都是默默让开,待公公脾气过了再笑脸相迎。后来公公不幸罹患癌症于今年5月辞世,在公公患病期间,她仍一直悉心照料,饮食和生活起居都根据老人的意愿安排的妥妥贴贴。叶凤英的生活点滴,三言两语着实难以道尽,但她孝敬公婆的事迹一直被邻里传颂,也被后辈们视为效仿的榜样。婆婆头脑清醒时也逢人便说“我有个好儿媳”。

04.高塅-陈菊虞

  父亲陈丰美双目失明,膝下无子,丈夫招亲上门,她夫妇几十年如一日,照顾老人。陈菊虞每天辛勤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料理家务,孝敬公婆,耐心细致。她是公公婆婆和丈夫甚至是村里人都认可的好儿媳。

05.范塅-刘燕琴

  公公陈任恪抗美援朝老兵,年因患病瘫痪在床6年之久,她毅然辞去在外打工赚钱的机遇,回家照顾老人至今,为公公做饭,洗衣服、煎药、打扫卫生等,任劳任怨,从不后悔。

06.湘竹-徐春丽

  徐春丽于年婚迁湘竹村4组,与邓冬平结为夫妻,已生育二女。小孩最大年龄6岁,最小年龄4岁,现读幼儿园,全家6口人生活。公公婆婆年迈70有余,丈夫于年因遭遇一趟车祸头部受伤,失去记忆已整整4年,也无法干农活,全靠她精心照顾、护理。还有俩小孩读书,她既要考虑赚钱,又要照顾好丈夫和小孩,徐春丽一人担负起伺候丈夫和孩子的重担,从无怨言。生活来源就靠她在本县务工收入,维持全家生活。她孝顺公婆、孝敬父母、认真教育儿女、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受到邻里乡亲的夸赞。

07.岗上-吴小兰

  说到婆媳关系,大家都认为这是很微妙的,特别在农村。同在一个屋檐下,或多或少都有些矛盾,有的甚至像仇人,但吴小兰和婆婆关系非常融洽。相处了二十多年,从未发生过矛盾。婆婆患有脑血管硬化、风湿性关节炎,行走极为不便。吴小兰不仅要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方面给婆婆关心和耐心疏导。婆婆是位老党员,平时村有些组织活动,老人想和村里的党员见面,但行走不便,吴小兰总是鼓励她去,每次都是用电动车把婆婆送到村部,然后背婆婆到二楼会议室,自己回家忙别的事。到点后她从家到村部再把婆婆接回家,大家都夸她有个这么好的儿媳,婆婆说比自家生的女儿都好。吴小兰孝敬婆婆的事情深受群众的好评,也感染了周围群众,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08.岗上-黄统菊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这些年来,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的照顾九旬高龄的公公,她就是宁州镇岗上村四组黄统菊同志。自年公公张先正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每天都需服用降压药,都由她端水送药,从不间断,老人年龄大,牙不好,她尽量做些软的和易消化的饭菜给老人吃。老人因肠胃不好,容易出现大小便失禁,身上会弄脏,她便叫丈夫帮老人换下,自己一件件洗好,从无怨言,老人逢人便说,儿媳就像女儿一样的照顾他,没有她我活不到现在。黄统菊不但对公公照顾得好,也是个非常勤劳的人,既要照顾老人和两个孙子,还要种菜养猪,每天深夜才睡。黄统菊说:我是个普通人,也只是做晚辈该做的事,只要能让老人开心幸福,是我最大的愿望。黄统菊用几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品德。

09.走马-杨文连

  杨文连,宁州镇走马村7组村民,全家老小11口人,上有90多岁、卧床好几年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为照顾好老人的生活,她每天给婆婆洗澡换衣、端屎端尿,喂饭、医院看病,炖药喂药,从无怨言,还耐心用好言安慰婆婆,常在身边嘘寒问暖。杨文连自己能刻苦肯干、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与丈夫相敬如宾,在家庭里给子女们做出了榜样,现在两个儿子均已成家、生儿育女,全家11口人生活在一起,家庭和和睦睦。她对待邻舍热情大方,从未有过矛盾纠纷。

10.吴都-王参秀

  王参秀,宁州镇吴都村高家组村民,丈夫有兄弟五个。她嫁入高家时最小的弟弟才两岁,她以长嫂如母的身份照顾着几个弟弟,特别是最小的弟弟,直至他们长大结婚生子。其后对待妯娌们也是关爱有加和睦相处如同亲姐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对待公婆象对待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年冬,婆婆患病住院,她主动担任照顾婆婆的角色,在医院一住就是二十多天,直至婆婆病愈出院,从来不去抬其他妯娌的扛。她团结邻里,群众口碑好。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绿化庭院,家庭物品陈设美观,环境卫生整洁,是吴都村妇女学习的好榜样。

11.吴都-马兰花

  马兰花,宁州镇吴都村莲塘组村民,但凡认识马兰花的人都会夸她是个好女人、好儿媳。年冬,马兰花嫁入谢邦荣家,自打嫁进谢家起,她孝敬公婆,夫妻恩爱,教子有方,一家过得其乐融融。年10月,马兰花的婆婆得了脑溢血瘫痪在床一年多,她每天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洗涮涮,端茶端尿,不怕脏、不怕累,精心照顾直到老人病逝。她从来不厌烦,左右邻舍都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个好女人、好儿媳。古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她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啊!

12.吴都-宁金燕

  在吴都村小埚组有个饱经风霜的女人---宁金燕。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又是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她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但她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年5月的一天,厄运降临到了她的身上,婆婆和丈夫一同检验为肝癌晚期,当时只有三十一岁的她听到突如其来的消息,感觉天都要塌了。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都不冷静,两位病人将会受其影响,为了先瞒住他们,偷偷哭过之后,像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处理着一切事情。医院,她忙前忙后,精心照顾着两位病人,不动声色的压制自己的情绪。七十天以后,丈夫抛下重病的母亲,抛下贤惠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抛下了整个家走了。苦命的女人在沉痛之余,毅然撑起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在那段日子里,她经常提醒自己,要坚强,决不能倒下,还要伺候婆婆和小孩。正是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多熬了两个春秋。年宁金燕怀着沉痛的心情再次送走了婆婆。为了公公,为了这个失独老人,宁金燕没有抛下这个家,而是与港口镇一男子结婚,把男子领到了家里,并且带来一女儿,共同照顾这个家。宁金燕是位伟大的母亲,自打继女进自己家,她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她,这几年女儿在琴海读书,为了照顾她的生活,一直租房在学校旁边陪孩子到今年高考。到目前为止这个组合的家庭生活得十分和谐,非常幸福。

13.茶舍-张秀云

  张秀云,宁州镇茶舍村4组村民,该同志贤惠善良,能够尊老爱幼、孝顺长辈,邻里和睦,勤俭持家。能几十年如一日与丈夫相敬如宾,从没有发生任何冲突事情;始终坚持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对子女晚辈要求严格,坚持言传身教,教给他们勤劳善良的品格,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在邻里相处上,她能以美德相待,以热情心态对待别人,乐于帮助邻里救急解难。她确实是位贤良的农村好妇女。

14.茶舍-吴远英

  吴远英,宁州镇茶舍村5组村民,为人正派,尊老爱幼,能够孝顺公婆、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婆婆于年元月份因病已得脑瘫,连生活都不能够自理。几年来,她对婆婆细心呵护照顾,让婆婆病情得到缓解,从没有发过脾气,真心诚意做到了儿媳的职责。她能够和睦邻里,几十年来都对左邻右舍热情周到,帮助和关心他人。他坚持着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善待长辈的孝心。赢得了邻里乡亲的赞扬。

15.西茗-陈柳英

  陈柳英,宁州镇西茗村1组村民,年嫁给村民李英贵为妻,做一个地道在农妇。30年来,她遵纪守法,勤俭持家,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也处理的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家中,他是好儿媳、好妻子、好女儿。她每天全心全意的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主动揽,孩子的教育以及照顾老人和小孩全包了;在操持完家务事之后,还帮助丈夫做农活。在村民眼中,她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好朋友,闲暇时还带领村里的妇女跳广场舞,手把手地教,让村里的妇女不再参与赌博,每晚组织妇女姐妹们跳舞,锻炼身体。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和睦相处的秘诀是二人之间沟通非常到位,彼此敞开心扉,大事小事互相通气。她总是面带微笑,精心照顾好家中老小,待人接物热情大方,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16.西茗-卢元英

  卢元英,宁州镇西茗村7组村民。30多年来,她勤俭持家,每天除了做好家中事情之外,还得帮助丈夫种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一家人做好早餐后,然后挑着一百多斤的蔬菜到县城销售。家有90岁高龄的婆婆,行动不便,近年已经卧床。婆婆本来生育三个儿子,之前老人还可以在另两位儿子家住,不幸的是几年前另两个儿子相继去世,照顾老人的重担就全部落在她一人身上。卢元英每天出去买菜前,要帮婆婆洗刷完毕,整理床褥,清理好身子,喂她吃好早餐。经年累月,她从无怨言,一直精心的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好儿媳,好妇女。

17.芦塘-廖振牡

  廖振牡,宁州镇芦塘村民,数十年如一日服侍患有高血压的婆婆,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美德传遍周边村民。婆婆早年身体就不好,加上近年年老体弱,她精心照顾和伺候婆婆,给婆婆做饭,洗衣,洗澡,倒便盆等;在家里,她总是一口一个妈,亲热的叫着老人。早年条件不好,有时老人心情不好,发点小脾气的时候,廖振牡就把委屈往自己肚子里咽。近年来,老人的行动都不方便,廖振牡也有时头疼,还要带孙子,但她还是撑下来了。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带孙子上学,她起早贪黑,毫无怨言,坚持悉心照料老人,把老人屋子收拾得干净,把老人身上穿着整齐。孝的精神在她身上放射光芒。在廖振牡的精心照顾下,她的婆婆活得有滋有味。虽然年高九十有余,行走不便,但是精神很好,容光焕发。廖振牡的儿女们在她言传身教的感染下,也十分孝顺,尊老爱幼,妈妈的榜样,让家庭生活越来越和睦。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

18.黄田-黄良牡

  黄良牡,黄田村1组村民,一个身材瘦小的女性,却有着大海般宽广的心胸,她是我村企业家周贻民的贤内助,又是公婆的好儿媳,兄弟姐妹的好大嫂。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自小在严格良好的家教中成长,品德贤良。丈夫创业艰辛坎坷,她在背后默默支持,做好家庭后盾,让丈夫放心大胆放开手脚创业,把产业一步步做大。丈夫事业有成,财富增长之后,一次次扶助弟弟妹妹们,她毫无怨言,总是大大方方一起默默支持。黄良牡的宽广胸怀和贤淑品德,使得丈夫的大家庭更加幸福和睦,在邻里间、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19.黄田-章烈梅

  章烈梅,47岁,黄田村5组村民,上世纪80年代末嫁给丈夫熊庆生。丈夫有兄弟姐妹7人,家贫,其中兄弟5个,当时长兄已完婚并育有2个小孩。丈夫是兄弟中有较好手艺的一个,结婚后完全可以另立门户过小家庭生活,但她坚持大家庭共同生活,一直到最小的弟弟成家立业。多年来,这样一个大家庭从未闹过矛盾,兄弟妯娌之间总是和和气气,有说有笑,有商有量。公婆说,这都是她在其中起的表率作用。公公婆婆上了年纪后,她不仅悉心照料,不怕累不嫌烦,为满足老人心愿,她还多次带他们外出游玩,老两口常常夸她是个贤惠好儿媳。章烈梅热情大方、乐于代劳,在邻居中也是有口皆碑。

20.桐源-任秋花

  任秋花,宁州镇桐源村4组村民。丈夫有三兄弟,家里人口多,一个大家庭中和睦相处,即使有一点事,采取包容方式做一个大家庭主人、什么事都是自己去做,十几年前她的婆婆患有宫颈癌,医院做化疗,一去就是几个月,都是她在悉心照顾婆婆,婆婆想放弃治疗,她就耐心劝导,用心陪伴护理,想尽办法给她加强营养,鼓励她树立信心、战胜病魔。后来,婆婆的病终于好了,在她的照顾下,生活得越来越开心快乐。

21.桐源-徐高杏

  徐高杏,宁州镇桐源村6组村民,是村民心中公认的好儿媳、好妇女。她为人正直,对左邻右舍、家庭、妯娌和睦相处,对孩子教育有方,二个孩子都非常优秀。去年她婆婆患有十二指肠癌,得知婆婆患有重病,心里非常难过,在住院期间对婆婆24小时耐心照顾,医院住了几个月,让一个晚期癌症卧床的婆婆感到非常满意,逢人便说:好儿媳胜似亲生好女儿。

22.南崖-方忠花

  方忠花,宁州镇南崖社区居民,丈夫在两兄弟中排行第二。婆婆现年69岁,夫兄47岁,患有精神分裂症,兄嫂于年8月离家出走,留下一个6岁的儿子。方忠花在得知此事后,主动把婆婆、大哥和侄子接到家中一起照顾他们。其婆婆常年身体不好需要吃药,大哥又有精神分裂症,更是药不离身,每天都需要靠吃药物来稳定他的病情,方忠花自己还有两个小孩要抚养,需要照顾一大家子的生活起居。平日里还要给婆婆、大哥看病买药,又要供几个小孩子读书,夫妻俩的经济收入也十分微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方忠花内心忍受着这份苦,为了给丈夫减轻一些负担,她选择去外面务工挣一点收入来维持家里的开支。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方忠花夫妻俩身上,但她并未因此而忽视了在生活上细心地照顾婆婆、大哥和侄子们。反而更加尽心尽责、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家人和和睦睦地相处。婆婆和大哥以及邻居们都夸赞方忠花是个好儿媳。

23.南崖-刘小红

  刘小红,宁州镇南崖社区居民,丈夫熊承济于年6月8号因肝癌病世,照顾年迈的公婆的重担就落在了刘小红身上。当时其公公熊少卿90岁,婆婆冷清风74岁,两位老人年老多病,时时都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着,从此刘小红一人独自承担起这份赡养的责任和义务。刘小红细心照料着两位老人,她一个人扮演着儿子和儿媳的双重角色,丈夫去世之后,亲朋好友们都劝她改嫁,但她都婉言谢绝了,依然尽心尽责照顾着公婆。由于她对两位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公公熊少卿每天都还能坚持读书阅报,直至年去世,享年98岁。现在婆婆冷清风逢人就夸“多亏了我这个儿媳妇,我们的晚年才会如此幸福!”

24.东村-郑辉莲

  自古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道的起码品质和风范。郑辉莲,芦塘村公租房小区居民,林业下岗职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过度从事体力劳动。丈夫外地人,靠打零工供两个女儿念书,家境困难。因特殊原因,她自幼随爷爷奶奶长大,此后爷爷奶奶也由她赡养。奶奶前几年病重,期间她端茶倒水不离左右地伺候床前,为老人养老送终。爷爷现年80岁,患脑梗塞、心脏病、胃病、颈椎增生等多种疾病,需长期服药治疗。有时发病住院长达半个月之久,都是郑辉莲无微不至的在床前照顾。老人见人就说:“我这孙女没白养,比亲生儿子对我都好”。虽然自己身体不好,可看到老公那么辛苦,生活困难,郑辉莲在照顾好老人孩子空闲之余,还到附近工业园工厂里从事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贴补家用。郑辉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顺”、“勤俭”二词,受到了邻里乡亲的一致好评,在孩子心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5.东村-卢方平

  住在汪坑安置小区18栋3单元的卢方平,是父母心中的好女儿,孩子眼中的好母亲,老公身边的好妻子,街坊邻居口中的好女人。可面对这样的夸奖她总是淡淡一笑的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卢方平是家中的独生女,婚后父母一直随其生活,在照顾双方方面她端茶送水,增减衣物,清理床褥、无微不至。随着年纪的增大,父母的身体逐渐不好了,特别是医院,卢方平自己患有高血压病,而且家中还有一个有精神残疾的老公,可她从无怨言,成天笑呵呵的照顾丈夫,培养孩子,伺候双亲。年母亲又意外的把腿给摔了,背着母亲上上下下,医院来回跑,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母亲慢慢恢复了。可今年又检查出来腹内长了一个瘤,还有胆结石,必须住院手术,母亲打算放弃治疗,可卢方平说:“你们辛苦把我拉扯大不容易,尽孝是我应尽的责任。”生活的重担虽然在她脸上留下了过多的痕迹,使她比同龄人苍老了许多,但她面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却给大家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投票规则

  1、候选人排序不分先后;

  2、投票时间:年09月01日10:00—09月07日10:00;

  3、每个   4、   6、严禁任何形式的刷票,一经发现查实,取消参选资格。

投票区







































白癜风哪里好
治疗白癜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