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第十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将于年5月26-29日在上海隆重举行。凯德传媒《心脏时讯》记者有幸就东方会10周年发展历程、论坛发展情况以及其研究领域等问题采访了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主席刘中民教授。
刘中民教授
《心脏时讯》:今年适逢东方会10周年,在既往几年中您一直连续担任大会心外科论坛坛主,请您就10年来东方会以及心外科论坛的发展情况谈一下您的感受。
刘中民教授:东方会的10年走过了不平凡道路。为了能够让使得会议办得更有特色,更有影响力,更能满足广大医生需求,在会议内容设置上,历届组委会都考虑的很细致。此外,大会一直很重视心内外科的融合,而心脏内外科的融合也是当下心血管领域发展的一个方向,因此设立心外科论坛也是顺应了这样一个趋势。
心外科论坛的设立,不仅打开了心内科医生的视野,也让心外科医生更为清楚了解心内科的一些诊疗规范以及疾病处理策略。通过心内外科这种交流,临床医生在心血管疾病适应证以及并发症的处理就会产生很多知识上的互补。心外科论坛从最初外科医生的不感兴趣,到如今的认可,可以说融汇贯通的越来越好。
《心脏时讯》:您目前主持和负责国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课题,并在年时,您所带领的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巴斯德所合作完成的“多向优化Tregs联合抑制Th17细胞减轻肺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荣获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您能就此谈一下该项目在心肺移植中的重要意义。
刘中民教授:心肺移植是心脏外科学乃至全球医学领域的一个皇冠。虽然这样一项手术很有潜力挽救很多患者的生命,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排斥反应。
心肺同时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要比单纯心脏移植、肝脏移植以及肾脏移植大得多,尤其是肺脏移植。由于肺脏通过气道与外界接触,所以产生感染和排斥的机会就会极大增加。国内外研究均发现,心肺移植要比单纯心脏移植的生存率要低30%~40%。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肺脏毛细支气管闭塞,而毛细支气管闭塞后就会导致肺脏功能丧失。因此,如何抑制肺脏对外界产生感染炎症和免疫排斥联合导致的毛细支气管炎症,减少闭塞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就很重要。但现有药物的应用,与单纯心脏移植相比,疗效还不理想。鉴于此,我们尝试从自身免疫角度来进行探索。
“多向优化Tregs联合抑制Th17细胞减轻肺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一项针对闭塞性细支气管展开的研究。研究显示,Tregs细胞可减轻免疫排斥反应,减少药物使用。这表明,通过细胞免疫反应的调节来实现字体免疫排斥反应调节是可行的,是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的。
《心脏时讯》:您也是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会分会的主任委员,请您介绍一下灾难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和挑战。
刘中民教授:
我国在灾难救援方面一直鲜有人去开辟探索,而灾难医学会分会的成立,可以说填补了空白。学会不仅注重理论和救援概念上形成灾难医学体系,而且在教材编写、课程设置、队伍组建等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主编了教育部十二五本科生和研究生规划教材(急诊与灾难医学)。
灾难医学医生与院内医生有很大差异,一是他们要面对不是单个具体的伤员或病患,而是面对大批伤员。二则他们面对的环境也较为复杂,没有好的医疗环境,没有院内得心应手的设备,没有原来熟悉的医疗团队,除此外,还可能会遇到其他问题,比如瘟疫、战乱等,还需要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能够交流。总之,灾难医学医生,是要求一专多能的。培养一个灾难医学医生要比普通医学专业的医生难度更大。学会的工作重点就是培养一批医学和灾难医学复合型人才。灾难医学需要更多人来探索、完善、提升。
在灾难医学理论体系方面,我们认为中国的灾难医学应该“始于灾前,重于灾中,延于灾后”,其中重于灾中是指灾难发生时的现场抢救、现场转运和现场检伤分类,此外,灾难医学还存在灾后重建问题,并非简单伤口包扎那么简单。我们还提出“三七学说”,包括“三分战时,七分平时”、“三分专业,七分普及”、“三分现场,七分训练”。“三七学说”强调了注重普及、注重平时积累、注重日常培训等几个方面。
经过学会的一系列工作和努力,目前也取得一些成绩。比如去年,我国与俄罗斯灾难医学紧急救援队联合进行演练时,我们的一支队伍对应了对方三支队伍,体现了我国在灾难救援的专业性。近日世界卫生组织进行国际紧急救援队认证,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代表中国申报并顺利通过,成为WHO批准的全球第一支国际紧急救援队,今年5月23日日内瓦世界卫生大会将以特别仪式授牌。我想这也是中国的灾难医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走向国际的一个医学外交实践。
专家简历
刘中民博士,教授,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留学德国。是萨马兰奇的保健医生。中国人工心脏应用心肺联合移植领域的先驱之一。
擅长于各种复杂、疑难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病、肺癌、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多项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如应用德国先进技术自制的异种无支架带瓣管道用于治疗复杂先心病,采用异种无支架主动脉瓣和生物二尖瓣治疗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变,人工心脏以及心肺移植等
职务:
现任上海市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博导、教授、上海市医院法人代表、东方中德心脏中心中方主任,医院管理研究所临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市急诊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美国心脏学会理事会会员、中华心胸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中华试验外科杂志编委等。
刘中民教授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及市卫生局“百人计划”,共获得科研经费余万元,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已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3部,参与编著学术著作10余部。
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并被授予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浦东新区优秀党员标兵、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特殊贡献奖、浦东新区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
——END——
版权声明:本文是属于原创作品,转载需授权!
本篇内容由凯德传媒编辑制作,若有任何问题请致电,谢谢!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昆明白癜风权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