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9日,上海市心内科研究生毕业联合答辩会在医院18号楼隆重举行,上海市心内科研究生毕业联合答辩会自年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倡导和组织下,已经成功的举办至第十届,本届联合答辩会涵盖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下属10医院的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进行论文答辩,50余名国内心血管专业知名专家担任毕业论文答辩评委。
论文答辩正式开始前,进行了研究生与导师及专家评委的合影。在合影中可以从答辩评委和导师的眼中看到对心血管专业后备人才的殷切期盼,在研究生的眼里则流露出对导师和评委的谆谆教导的无限感激。在葛均波院士简短的致辞之后,论文答辩正式开始。在5个分会场中,研究生们开始有条不紊的将自己数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无论是专家评委还是在座的导师和研究生都非常专注的聆听着讲台上的研究生们的研究成果汇报。答辩会现场散发出浓厚的学术气氛。
提供研究生学术交流新契机作为联合答辩的组织者,葛均波院士非常欣慰的看到如今的联合答辩会正向着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谈及当初组织联合答辩的初衷时,葛均波院士感慨的表示:“十年前,我们发现在毕业生答辩期间,导师以及专家评委消耗大量的时间奔波医院,这对答辩的质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整合资源,我们建立了联合答辩这样的平台,节约了评审专家在医院之间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强研究生之间学术交流。如果说国内的学术会议是专家教授之间的交流平台,那么联合答辩则成为学生之间的学术沟通桥梁,在这里,他们可以互相学习科研思路,总结出更合理的科研方法。为未来临床中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联合答辩已经进行了十届,可以说,收获颇丰,未来我们将继续大力地创建这样的优秀平台,将心血管行业学术推广做的更好。”
促进学术水平提高新动力联合答辩的创始人之一、上海医院方唯一教授也提出,独自举办答辩,会造成学术封闭,不能很好地将心血管行业学术推广出去。年我们开始尝试进行联合答辩,十年的时间,使联合答辩从最初的两、医院医院。研究生答辩人数也从十几个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个。目前,我们的联合答辩的学术水平相当高,对研究生甚至专家评委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的触动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前进的动力,这也正是联合答辩的意义所在,因此,这种模式值得继续推广。
展现心血管行业科研新热点在谈及联合答辩会的亮点时,葛院士和方教授同时指出,此次联合答辩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近年来所有的心血管领域热点,例如高血压、心衰、心律失常、心肌保护等备受北京中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