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后天性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非常担心心脏病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另外,还有很多非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准备结婚或生育宝宝的年轻人,也对如何避免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病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的问题特别关心。
心脏病从发病原因看,
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
后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在出生时病变即已存在的疾病,简称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仅占8%左右,环境因素占居92%,如妊娠时服用药物、感染病毒、环境污染、射线辐射等都会使胎儿心脏发育异常。除此之外,高龄产妇及怀孕期间接触放射线、饮食中缺乏叶酸、孕妇的心情不佳等,均与宝宝先天性心脏病有关系。
尤其妊娠前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会使宝宝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急剧增加。然而不是每个胎儿接触致畸因子都会发生先天性心脏病,而是与胎儿对遗传易患性、不同个体和种属对特定致畸原的反应所具有的遗传差异等有关。
后天性心脏病
后天性心脏病均为人出生后罹患的,最常见的是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患风湿热所造成的心脏瓣膜损害,是不遗传的。对于冠心病而言,其病因多样复杂,多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性。若双亲中有1人患冠心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2倍。若父母亲均患冠心病,则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4倍;若父母亲均早年患冠心病,其子女患病率较无冠心病双亲子女的患病率高5倍。遗传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有一定的作用。
冠心病除遗传因素外,同一家族中生活环境、饮食结构、起居习惯以及父母吸烟对子女的影响等,也可造成冠心病的家族倾向。但这不是说冠心病一定都遗传,遗传因素是内因,只有内因和外因(冠心病危险因素)结合起来,才能促发冠心病。
总之......
心脏病的发病原因具有多样性,有的会遗传,有的可能会遗传,有的不会遗传。先天性心脏病不一定有遗传因素,但是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儿却与遗传有关;宝宝有先天性心脏病不一定是因为父母有心脏病,而是父母的染色体中有问题,譬如像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这些染色体位置改变或异常都是与遗传有关的。而健康的父母由于母亲在孕期时的一些因素影响也可能生出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所以说父母患有心脏病,宝宝不一定有心脏病;父母没有心脏病,宝宝不一定就不会有先天性心脏病。因此,做好产前检查、避免致畸原的环境、注意用药及全方位的改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对预防心脏病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