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新疆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在新疆医院开展,64岁的张有正成功接受手术,无需开胸便重获新生。他是我区首位通过介入方式置换心脏瓣膜的患者,这也意味着新疆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不出疆也可得到及时治疗。
经过一个小时的手术,当天19时30分,张有正左心房的心脏瓣膜经导管成功被替换成人工的钛合金瓣膜,手术室内的医生发出阵阵掌声,手术室外的家属激动得喜极而泣。之后张有正需在重症监护病房住3至4天,只要度过危险期,一周后就可顺利出院。
64岁的张有正来自玛纳斯县,年被查出心脏有问题,但一直未做手术。今年1月底,张有正的病情逐渐恶化,医院后,3月初来到新疆医院就诊。“当时我们检查出患者为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他的整个心脏处于缺血状态,心脏瓣膜慢慢钙化已经破碎不堪。这就相当于心脏的主动脉的‘阀门’被堵死,所有脏器都供血不足。”新疆医院副院长马依彤告诉新疆都市报记者,置换一个心脏瓣膜成了唯一的救命方式。
“传统手术需要开胸完成,需心脏停跳,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通过大腿根部穿刺的办法,用导丝把人工瓣膜置放在原来的心脏瓣膜处,不开胸,伤口仅5毫米。”马依彤说,手术难度在于选择人工瓣膜定位在哪里。
马依彤说,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心脏瓣膜发生纤维化、钙化,最终发生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也是老年人心力衰竭和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死亡率极高,全国目前有万至万名患者,没有特效药可完全治愈。“一般该类患者多在患病两年之内发生死亡,而很多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时会发生心脏骤停,等待中就有可能突然死亡。”
“进行过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还能再活10年,如果该瓣膜出现问题,还可以再套个新的瓣膜。”马依彤说,由于其不开胸、心脏不停跳、无需输血、微创等优点,该技术于2年开始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现每年接受该手术的病人已超过1.5万例。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