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9大关键穴位,每日揉3分钟,心脏多用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21-11-16 14:56:25   点击数:
 ??孩子生病了该怎么推拿,小儿推拿妈妈班,帮助娃爸娃妈们减少儿童用药,远离伤风感冒,呵护孩子健康!

日常保健如何养护心脏?中医院主任医师李秋艳教大家揉揉穴位,每天只做几分钟,自己保养方便又省钱。

1、极泉穴治疗心悸

除了口服药物之外,有心悸症状的人还可以按压极泉穴,以缓解不适,对心脏起到保健作用。

极泉穴在腋窝的顶点处,也就是腋窝的最深处,这里也是腋动脉搏动处。每当我们出现胸闷、喘气费力、心慌等症状的时候就可以按揉此穴位。

2、太渊穴保护心脏

太渊穴不光对肺有很强的作用,对心脏也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尤其对心律不齐、心悸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太渊穴位于手腕前区,桡骨茎突和舟状骨之间,腕横纹桡侧凹陷的位置,和把脉的位置很相近。

3、内关穴缓解心律不齐

内关穴对心脏类疾病和一些肠胃病都有很强的治疗作用,常揉按此穴位可以达到预防心脏病、缓解疲劳、安神镇定等功效,尤其对心律不齐、心悸、心绞痛等症状有特殊的效果。

内关穴在前臂的内侧。将左手掌伸出,然后将右手三个手指并拢,把无名指放在左臂的腕横纹上,这时食指和手腕交会之处就是内关穴的位置。将右手拇指放在此穴位上,会感到有两根筋,内关穴就位于两根筋中间。

4、耳中穴可治疗突发心绞痛

患者一旦出现突发性心绞痛,一定要第一时间就诊。最好在送医的过程中让患者在舌下含一片硝酸甘油。如果在户外,身上没有药物,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揉耳中穴。

我们可以将患者放到安全的位置,让其身体放松,将头部垫高,让其平躺,然后就近找一根小木棍,用其末端按揉耳轮脚正中的位置,找到其最敏感的痛点,即是耳中穴。

5、膻中穴治心脏病、冠心病

膻中穴有行气化瘀、宽心顺气、疏通经脉等作用。平时感到肺气不足,出现心慌气短时便可按揉此穴位;另外咳嗽哮喘、胸口疼痛时也可按压此穴位。

膻中穴位于人体的正中线上,也就是人体两乳的正中间。

6、少府穴防治心绞痛

按压少府穴对治疗胸闷、遗尿、小便不顺畅等都有一定的效果。此外,少府穴对治疗心绞痛、心悸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少府穴位于手掌,具体位置在第四掌骨和第五掌骨之间。正常握拳时,小手指的指尖触碰掌心的位置就是少府穴。

7、承山穴促进血液循环

承山穴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经常拍打、揉按小腿可预防腿抽筋,让血液循环更有动力,同时还可以平衡心脏血液回收的能力。

当我们踮起脚尖时,此处的肌肉会略微隆起,隆起尾端的凹陷处即是承山穴。按揉承山穴可稍微用力一些,有助于排出湿气,促进血液循环。

8、至阳穴治心慌、胸闷

至阳穴对很多心脏病症状都有治疗作用,例如常见的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心绞痛、心跳过速等。另外至阳穴对胃痛、胃胀、咳嗽、哮喘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至阳穴在人体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人体站立,双臂放松下垂时,至阳穴正好位于两侧肩胛骨下缘连线中间的位置。

患者需要另一个人帮其对至阳穴进行揉压。还可对此处进行锤击拍打,一般每次几分钟即可,力度和速度要掌控好,以患者感到酸胀为宜。

9、足三里有效治疗房颤

按揉此穴位对治疗心慌气短、心悸、房颤等症状都有不错的效果。

足三里位于人体外膝眼下三寸的地方,我们可以将除拇指以外的四根手指并拢,然后将食指贴着外膝眼,此时小手指所处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用食指和中指、或拇指进行按揉,数百下即可。揉压时会有酸胀的感觉,而且还可以采用拍打的方法。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

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唐柒七(07)

⊙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艾灸一学就会

▲长按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