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名普通乡村教师的爱与担当,一个有志的学生,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苦难的家庭,因为一名善良的乡村教师的热心相助,我们相信,罗家父子一定能再见曙光,重新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一个都不能少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热爱并执着于教育事业三十余年。今天我所述的故事,目的不是催人泪下,只求不忘初心。
在故事开始之前,我想探讨一个词语,压力。有人说,上有老,下有小,这就是压力。是的,没错,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如果这种压力正让一个刚满十一岁的孩子独立承受呢?
罗玉坤,是宜宾县观音镇翻身村丰产组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十一年前,刚迎来新生儿罗超,却在罗超出生后的两个月,送走了自己患病的妻子,至今未再娶。从此,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罗玉坤拼命的做农活、做零工,更时刻教育孩子好好读书。在父亲的教育下,罗超并没有因为年幼丧母而感到悲观,相反,他有着同龄人少有的开朗。在一次“爱”的主题班会活动中,他回答说:我爱的人是我妈妈,因为没有她就没有我。这句话在一个十岁的孩子的口中说出,却也让我深深震撼。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放学后的罗超会努力的承担起家里的事物,洗衣服、做饭、劈柴、喂猪…生活平淡,却又充满欢乐。
但是生活总不是波澜不惊,不幸的发生往往只在一瞬间——年底,其父罗玉坤经常昏迷和抽搐,但为了使这个家庭继续经营下去,这个倔强的农村男子并没有选择去治疗,而是仅仅靠药物维系生命,使得原本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好在政府及时解决了低保。直到年,罗玉坤在忍受了一年的病痛之后,被查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和脑梗塞。这个十一年来从未到下过的男人,终究还是倒下了。
生活,对于十一岁罗超来说,也许只剩下“活”了。而维系这个“活”字的,仅仅是那每月不到五百块的低保。年5月5日,在父亲病情越来越重,家里一贫如洗的情况下,终于,他辍学了。不仅仅是为照顾父亲,更是回家做农活,捡瓶子,为家里创造收益,为父亲延续生命。
在罗超辍学的下午,我去到了他一贫如洗的家。并没有因为没有成年人的收拾而显得凌乱,相反,却异常干净,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在他家里,我看到了罗玉坤吃过药之后堆成小山的药瓶,还有卧在床上倔强的中年男子,他不得不起早贪黑供孩子读书,却又在这样不得不的日子里倒地不起。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在时间的轮转中,渐渐放逐了希望。我知道,他是多么想站起来,我也清楚,他可能永远也站不起来了。我匆忙的背过身,眼眶却再也没有干过,我在心里呐喊着,我一定要让你重返校园。
我看过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在我从教三十余年的时光里,我也在力求“一个都不能少”。我不想我接手班级的学生因为某些原因而放弃接收知识的大好时光,放弃塑造人格的基本条件,我始终坚信,无论如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也是我写这篇帖子的初衷,正如我文前所说,不求催人泪下,但求不忘初心,这是一个教师的呐喊。
“爱人者,人恒爱之!”
当你沉醉在珣丽多彩的幸福生活中时,也希望你看到,有一种常人都可能无法承受的压力,正施加在一个仅仅十一岁的小男孩身上。希望有爱之人伸出你们的援助之手,减轻我学生身上的压力,将我的学生送回校园。我会告诉他,“你最大的幸运,就是拥有不幸,因为这是人生最好的历练”。我必定倾注我全部之力,教育他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报效社会的人。
感谢各位的帮助,感谢。
截止6日晚,共收到班上学生家长捐款元▼
联系方式:宜宾县观音镇小学校范明春
联系/
如果你想帮助他,长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