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援队火了最快速度救援新西兰地震,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21-4-2 13:55:04   点击数:
 

新西兰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达10千米(浅源地震),引发较大海啸。

许多网友看到这条新闻后,心都被揪了起来。新西兰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多发地震区。虽然新西兰人口不多,但由于是旅游胜地,游客数量庞大。因此各个国家都在第一时间联系当地政府,查明受灾情况,确定被困人数。今天在许多外媒的报道中,中国救援队着实被夸赞了一番。不为别的,就为他们的反应救援速度。举个例子:当时在凯伊库拉岛上有多名游客因地震被困,其中包括名中国游客。中国救援队的速度最快,用了5架直升飞机将被困的中国公民全数载离。新西兰最大的报纸先驱报一直在不间歇报道一对被困的英国夫妇游客,然而让这对英国夫妇郁闷的是,英国和新西兰关系如此紧密,他们居然只能坐在地上手托腮看着中国救援队的飞机将中国游客们尽数接走。TheywerefuriousastheycontinuouslywatchedalargegroupofaChinesetouristsgettingchopperedoutofthesmallcoastaltown-thankstotheChineseGovernment-whilecallstotheBritishEmbassywerefallingflat.等待无果后,他们彻底对英国领事馆无语,于是准备自己去租一架飞机撤离。然而所有飞机都被中国救援队租走了。最后几经波折,终于找到门路登上一架飞机离开了海岛,而那时,中国游客们早都安顿就位,朋友圈都发了好几条。这对英国夫妇事后谈及感想时说到,他们当时最羡慕的是一个意大利人,他们眼睁睁的看着那个金发碧眼的人和那些中国游客一起登上了救援飞机,只因为他是中国女婿。许多外媒都报道了这件事,并且纷纷吐槽各国领事馆:平时你们可劲儿地怼人家中国,真正需要你们的时候,都没人家速度快。(以上部分信息来自微博

江宁婆婆)当我们在看关于新西兰地震的消息时,除了表扬我们的救援队反应迅速外,还应该看到新西兰民众的素质与房屋质量是多么值得人们学习。这次地震属于浅源地震,破坏性较大,但是目前只有两人遇难,损失估计在百万美元左右。大部分房屋没有出现毁灭性问题。不幸罹难的两位公民中,一位因心脏病发作去世,另一位因为住在旧房子中未能及时逃生遇难。丢姐在写朴槿惠和岁月号一文中曾经提到过,当时韩国官方的救援速度非常慢,耽误了最宝贵的72小时救援时间。而且直到最后,前来救援学生的也并不是官方的队伍,是那些经政府授权特招的民间潜水人士,但真正开始打捞的时候,已经是沉船第四天,一切为时已晚。最近岁月号的事件再度发酵,韩国不确定来源的消息称,当初政府十分拖沓的救援速度是因为朴槿惠在青瓦台进行整容手术,所以最初的7个小时完全接触不到最高指令。当然这个消息听起来就非常不靠谱,然而已经群情激愤的韩国群众被这条小道消息压垮了最后的忍耐,集体上街游行,要求朴槿惠下台。从游行的队伍中,我们也能深刻体会到这个国家应援文化的强大。岁月号悲剧是韩国人心中的痛,那些学生因为政府拖沓推卸的救援态度而殒命。在这篇文章推送后,丢姐看到网上有不少网友将这件事情与东方之星做对比。丢姐找到了当时的关于东方之星的救援报道,你们可以自己划划重点: 72小时,是国际通行的生命标准线。   时间距72小时越来越近。在长江翻沉的“东方之星”上已打开的三个生命探测孔,均未探测到生命迹象。   朱红美是幸运的。   “喝两口水,就伸出头找空间,然后吸几口气,接着又喝两口水。”6月3日,65岁的江苏游客朱红医院病床上,描述她获救的经过。   朱红美等来了下水救援的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随后,官东又救起了21岁的船员陈书涵。   朱红美与陈书涵,是在近3天的救援里,仅有的2名从沉船内被救出的幸存者。   这3天的救援行动,几乎调集了中国最强的内陆水面搜救力量。   官方信息显示,至3日晚10点,救援共投入各类船艇艘、飞机10余架、军队和武警部队官兵约名、潜水员名。此外,还有上千名医护人员和公安干警,以及余名当地群众。救援搜寻的范围,覆盖了沉船位置至下游公里的区域。……很多人将岁月号与东方之星作对比,两艘船在恶劣天气中倾覆,相比之下,东方之星是因为遇到了龙卷风整艘船下沉,所处的水域也要比岁月号所在的海域复杂的多。而岁月号当时因为撞到了重物发生侧沉,沉没之初还有许多人站在甲板上等待救援。同样是黄金72小时救援时间,中国救援队在70个小时内已经将船扶正打捞,新闻媒体全方位报道救援情况。但在岁月号那里,直到第72个小时,才开始向船内输送氧气,尝试打捞。两年过去了,岁月号的打捞任务到现在都没有完成。其实搜一搜网上的新闻,许多关于我们国家救援迅速的消息非常多,许多都没有引起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