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医院成功完成西北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

文章来源: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发布时间:2020-9-15 14:07:23   点击数:
 

年1月30日,医院成功完成西北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患者为一名68岁的男性,近3个月来活动后即出现明显胸闷、气短,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瓣膜性心脏病,但因高龄、严重消瘦,特别是心功能较差,均考虑病情高危,无法耐受外科开胸行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术而放弃手术。之后患者及家属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慕名到医院就诊,经医院心脏内科及心脏外科多位教授会诊后,决定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

对于该例患者,医院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由心内科、心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等科室参加的全院大会诊,进行了缜密、细致的准备工作,制定了术中详细的应急方案,并现场反复进行了手术推演。最后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月30日上午在全麻下为患者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通过股动脉入路成功经导管置入一枚人工主动脉瓣膜,整个手术过程历时1.5小时,术后即刻拔除气管插管,手术顺利完成。

患者主动脉瓣膜置入后,左心室压力明显下降,而外周动脉舒张压保持稳定,提示患者主动脉瓣膜置入成功,无瓣周漏,并且心功能良好。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即刻清醒,当天下地活动,术后3天出院。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Implantation,TAVI),是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TAVI术对因高龄、体质弱、病变重或合并其它疾病而禁忌外科手术的患者来说是新的希望,因为约1/3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因为手术风险高或有禁忌症而无法接受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老年退行性变引发的主动脉瓣狭窄已逐渐成为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最新研究表明对不能手术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I与药物治疗相比可降低病死率46%,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手术无需开胸,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杨剑主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医院门诊5楼西侧心外科第9诊室。

网上请登录